2015-10-10

更新

感覺大學區附近的星巴克一直在不停的「更新」,並不是指「打掉重建」這種事,而是小自桌椅的擺設、空間配置的調整,大至內裝的設備,很少一陳不變。每隔一陣子到訪都會讓人有新鮮感,再久的店都不會散發著「好(腐)舊喔」的氣味。

所謂「每隔一陣子」是多久呢?分別在20082011,以及2015現在三度來到大學區小住的我,以年度來看「更新」似乎沒什麼大不了,但其實在我小住的當下,有時一週之間、一月之間,就發現小小的更動(啊大桌子從正中央移到側邊了、檯燈的位置變了、為何忽然出現高腳椅……)。踏進店的那一刻有種施了魔法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時候弄的呢?」總在心裡這麼想。


(←點圖可放大)
就算「以年度來看」,更新的速度也是很快的,譬如20082011年那時雖然有閱讀桌,但是店內的電源是不開放使用的,插座當然也很少。大家帶著電腦來店內書寫,無法耗掉一整天。但隨著智慧型手機漸漸普及,大家的需求逐漸強烈,店內也思考改裝,在2015年的現在,不僅閱讀桌有電源插座,更進一步的是提供了免費wifi。這種「因應時代,不怕你用」的心態,就是一種「前進」,投資更多,是為了招攬更多客人,而不是被時代淘汰。

其實,這種無時無刻保持新鮮感(空間擺設的更動),或者一直在跟隨時代更新服務的經營理念,不光是存在於星巴克,我觀察商店街上的店家,不論是摩斯、羅多倫、Mister Donut……都存在這樣的態度,一陳不變似乎是競爭力的殺手。(生意真的不好做啊。)

會注意這個,是因為台灣的店家(非百貨公司)是很少改裝的,「改裝」就像一個浩大工程一樣,能不動就不動。一家新開幕的店就像妝髮良好的明星,發出閃閃動人的電波。但一直帶著這個妝髮,總令人看膩,久了之後又開始脫妝,臉上無法服貼的粉底有種斑駁的狼狽,衣服也逐漸散發出油汗的氣味……這樣的店在台北社區有很多,不僅桌椅看來很有「歷史」,地板好像也黏黏的不再光潔。

「但是還能用啊,而且我們便宜。」我想很多店家一定這樣想。但如果隔壁有一家嶄新的店,提供嶄新的服務,原來的店家應該逃不過沒落的命運。一旦沒落,客群就會改變,就像歌廳走向紅包場,往日再也不復返。

所以台灣的百貨公司沒隔一陣子要改裝也是這個道理,重新簽約新的專櫃,或者更新裝潢,都是抱持新鮮感的競爭力。

不僅是店家,其實整個東京都不停在「更新」。這件事我注意很久,從2008年至今,東京總是有許多「工程」(當然不僅僅是東京),新宿在更新、電車(以及電車站)在更新,以我的生活圈來說,吉祥寺在更新、下北澤在更新,大學區所在的車站也在更新。有些在進行中,有些終於在2015年完工,讓人看見所有的新貌。

不停更新的城市,有種「不停前進」的感覺,更新不是「撤換」,而是與時俱進的注入新血。

因為這樣,讓我深深思考起台灣「都更」的議題。以台北來說,需不需要都更呢?其實很迫切需要都更。比起世界上的大都市來說,台北也許不是最醜,但說是一個醜陋的城市並不為過(這跟有沒有感情無關)。俯瞰的屋頂都是鐵皮屋很醜、新開的道路兩旁裸露出腐朽的老屋很醜、新建的大樓突兀的矗立在車水馬龍間很醜……更不用說缺乏美學素養的色彩,不專業重建的突兀老屋/車站更醜。

這幾年爆發「慘烈」的都更糾紛,使都更在台灣似乎變成「無可商量之惡」。樂生事件、張藥房事件、文林苑事件、師大夜市事件、以至最近龍脈之釘子戶事件,無不激起各種憤怒,加上其中牽涉到的圖利建商、官商勾結等等令人不悅的暗盤,彷彿都使「都更」無法站在對的那一方。

提到以上種種應該馬上會有人提醒我:這些都是情況不同的事件,不可混為一談!

對的。我很清楚。但一起說是因為很多人可能就是把它混為一談吧。通通算在「都更」的帳上,變成兩造的對立。

以樂生來說,不僅捷運的興建是「非必然」的經過,甚至還有地基安全的問題,更不用說因此傷害當年受害者長輩的生存(活)權,就算對樂生「無感」的人,也說不出必要摧毀的理由吧。張藥房事件似乎也一樣,道路的拓寬是必須的嗎?或者「必須這樣」拓寬才行,還是有兩全其美的方式呢?但支持以上的爭議,並不代表反對都更吧。

師大夜市當然是另一個議題,原住戶不滿社區轉型為「雜亂的夜市」,認為不僅環境品質不佳,也影響了二樓以上的房價。這好像不涉都更,而是住商混雜的法令問題。但看起來無關,其實有關。二樓以上的住戶抗議,癥結不就在於一樓住戶根本不自居住,把住處出租當店面,月收高額租金,然後自己到他處「圖個清靜」。其實很多腐朽老屋無法更新不就是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可以跟文林苑,或者「龍脈釘子戶」同觀嗎?好像可以又好像不行,因為前二者就是「感情不願意」的問題,並非出租圖利。可是結論似乎一樣,就是阻礙了都更的進行。

到東京來的朋友看見這麼多都更在進行著,多少都會問:是怎麼辦到的?是法令強制的,還是少數服從多數?還是如何做以致大家都樂意配合?

都更相關法令在日本當然是有的。但我非專業不討論這個部分。只想說,涉及私人的公眾事務很少有什麼「全體意見一致」的便宜事。總有人要讓步的,這讓步可能是政府可能是個人。然而什麼是「合理」的讓步呢?

當然狀況不同無法一概而論,但如果以日本社會團體性大於個人性的風格,最後的少數一定會讓步,不管是「不能讓我一人拖累全體」的罪惡感也好、「被逼到最後無可奈何」也好,總之以個人妨礙全體這件事,在民族性上是不被認同的(雖然抗爭也不是沒有)。

下北澤要都更的時候,很多人反對。因為下北澤自戰後以來的店舖市集,加上後來文青、劇場藝術聚集的傳統,整個空間有不可取代的歷史感。但從爭議最少的電車站地下化開始,下北澤的都更其實一直在進行著(反對也在進行著)……但是311大地震之後,很多人忽然意識到下北澤這樣老舊、窒礙難行的巷道與建築,對於逃難救災非常不利,都更勢在必行。

這幾年我到下北澤,確實感受到「過去」一去不復返,但也許這就是「時代」。

回過頭來講台北。都更無法進行雖然有多樣的原因,但關於腐舊老屋的更新,如果就卡在一樓住戶只願出租「樂收房租,別處逍遙」,難道無法執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合理性」嗎?

市民大道開通後,原來掩蔽在鐵路兩旁的公寓老宅忽然變成炙手可熱的「店面區」,但那些公寓不僅老舊不堪,門面甚為醜陋,從敦化南路走向微風廣場的那段路,雖然店家熱鬧,但整體視覺非常醜陋可怖,二樓以上看起來更是十分「廢墟鬼魅」。而且因為管線老舊,多數作為餐廳營業的店面已經發生過多次火警,這完全不應是「進步」城市中所謂精華地段應該發生的。

更新不見得是「打掉重建」,還包括「老屋新生」,但任何選項都可以因為不住在當地,只用以牟利的住戶拒絕,都更永遠不可能。

這種情形絕不在少數,那麼,整個台北市就會一直停滯,沒有工程,也帶動不了產業,感覺不到前進的生命力。

老屋重建又是個議題,台北市政府鼓勵私人標案,將廢棄的老屋新生、經營,有些成功的案例,把錯置在現代高樓間的破舊歷史老屋融入都市景觀中,值得讚賞。最怕的是修整為不三不四的樣子(最多是政府自己發包修整的),就欲哭無淚。

尊重歷史、關照弱勢,是文史研究(工作)者必須面對的議題。但把所有都更議題都打入大惡,保護的並不是真正的弱勢。





カウンタ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