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6

私所(之二:轉運站)

因為地緣關係以及工作的緣故,經常在立川換車。立川可說是東京西郊的最大轉運站,因此也非常熱鬧,大型商場、百貨品牌、電影院應有盡有,除非特殊需要,在附近生活完全不進入23區的都心也沒什麼差別。

每週固定在立川換車,一早去中午回。去程總是匆匆,回程心情就放鬆了。多半就在立川用個餐,整理一下再回家。這時我會捨棄人聲鼎沸的店家,經常去的是站內這家小型生活雜貨的二樓,廁身在寢浴用品區旁邊,小小的簡餐區。


大概因為空間小,所以採開放式設計,雖然如此,和四周的店舖在一起並沒有「違和」感。倒是意外的安靜。在這裡用餐的應該都是暫時歇歇腳的,不是特意為了吃什麼餐而來,也不是相約長坐來閒磕牙的。提供簡餐、甜點,和飲料,採自助式取餐,價格合理。

經過一個上午的轉車、參與工作的緊繃後,這裡不知不覺就成為我工作後到回家之前的「轉運站」了。簡單的餐點:蛋包飯、燉牛肉飯、白玉紅豆甜點,都輪流吃了幾回。坐下來,想想上午參與討論時出現的問題,把小筆記本上的紀錄整理一下。然後發呆,看看餐廳外路過或購物的人來人往。


其實一直不知道店鋪的名字(即使後來拍了照),就是生活裡熟悉而固定的轉角,好像也不需要知道名字。

結束東京生活之後若再到立川,還是經常自然而然的來到這裡。因為追逐美食從來不是我在外地的需求,午餐時間作為上下午行程之間的小歇,意義遠大於吃什麼。那麼,最不傷腦筋的選擇,就是熟悉而令人放心的地方。食物和空間都不用擔心,坐下來便能放鬆,立刻可以小小整頓自己。

在東京出門經常是一整天,中間沒有小小整頓的轉運站,感覺一整天下來就會亂七八糟。這是非常私我的心情,而這個很難說出有什麼特別的轉角,就這樣習慣成自然的,存在我生活的動線中。那個空間、那些食物的味道,以及吧檯點餐的步驟,也逐漸合成了專屬於我的、私所的意義。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2 則留言:

htomo 提到...

啊~~蛋包咖哩飯好誘人^^
開放式設計卻不吵雜,的確很難得耶

yhh 提到...

我想不吵雜是跟民族性有關。即使在一般餐應也不會很吵,何況是位在商品區的開放式空間,就更「自制」了吧:)
蛋包飯的確是不錯喔X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