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1

私所(之一:結束)

私所,大約就是只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的地方。
不知不覺,這個窗口應該就是我的東京私所了。



2008開始,因為工作的相關,到東京多半都在熟悉的地方。就算之後目的地是要去別處,好像也必須在熟悉的地方待一待,才算行程的結束。

因為航班的關係,通常在離開的那天,上午退宿(退房)後到下午三點之間會有一個空檔。行李既已打包寄放,也就不會再購物什麼的,就是放空,無所事事的散步、坐在路邊發呆,然後吃個午餐,接著就來到這個窗口喝一杯熱飲。

這家在吉祥寺的連鎖咖啡店其實也沒什麼特別,但它正好位在商店街的T字路口交叉點上,二樓一排靠窗座位居高臨下對著向前延展的街道,在緊密的商店街中,視野算是挺好的。單人座位也很適合需要獨處的人。我在離開前的最後時光多次坐在這裡,慢慢整理行程裡的帳目、清除不相干的資料、撕毀不用的單據,做個總結。然後靜靜看著不同季節、不同天氣裡,商店街上或多或稀的人來人往,任時間流逝。

剛開始是偶然,後來變成必然。好像一種「嗯,結束了。再來下一個開始吧」的儀式,沒有經過這個儀式,好像行程就無法完整的結束。

想起這個私所,是因為從2015開春後至今,我覺得自己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了。也覺得再也寫不出(不想寫)任何東西了。

工作當然是照常進行,駕輕就熟的內容就算更新了一些,也沒什麼需要特別費力的。想要閱讀的東西也有了比較多的自由,書寫(無論工作上的或私我的)的設限也愈來愈少,職場的人際不過就是那樣,經過兩年的大風暴之後脫身,前路的「門檻」彷彿都被我跨過了。

2011下半年東京歸來後至今,無論內外都有許多混亂,但又好像一切按照步驟進行著。先是升職計畫,忙累了一年多告終;再來是自己的東京書寫計畫,持續了一年多也告終。就這樣「沒白費」的過了三年多的時間,結束2014來到了2015

多麼可喜可賀2015,我卻知道自己是沒勁的。好像很自由的做著任何事,卻覺得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了。

上次有這種感覺是什麼時候呢?大約是在前一個工作的十年那時。好像一切可以習慣、一切可以上手,一切規律化了,也可以不用再前進。但卻覺得不安,充分意識到自己多麼不喜歡生活裡重複又重複的「規律穩定」,那不是屬於我的幸福定義。

在現在這個工作十年、翻過所有艱難的山頭之後,這種感覺又出現了嗎?相對於現今的年紀與人生必須的承擔,能走到「安穩」不應該是幸福的嗎?我的「無力」對於正在工作中掙扎的人來說,是一種奢侈吧,所以也很難對別人說起。

在找到下一個熱情之前,我想起那個坐在私所的窗口,把「過去的單據」一一撕毀、留在過去,完成「嗯,結束了。再來下一個開始吧」的輕盈的自己,覺得非常的羨慕。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2 則留言:

htomo 提到...

能夠「安穩」,是感覺有點奢侈的事呢(泣)
很期待「下一個開始吧」的書寫,無論是日韓戲劇系列還是東京暫停第二彈:)))

yhh 提到...

哈,htomo我們的世代(年紀)不一樣啦。XD
真心希望你(們)可以覓得安穩的所在啊!

嗯嗯謝謝^^,正在讓自己有勁一點。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