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5

災難與前進

熟悉日本劇集或小說的人,恐怕都對「夢想」與「前進」二詞不陌生,經常出現的這兩個元素,似乎成為人生的一種鼓舞能量(或者公式?),也代表一種經歷困境後,內在能否「復原」的指標。

 但最近出現的劇集(小說改編)都出現了「一定要前進嗎在原地真的不好嗎」、「一定要有夢想嗎我好好活著不行嗎」,這些反向的思考。

譬如:「大家都說要朝前看,但在原地徬徨真是那麼不好的事嗎?我現在還不想前進。」(2013木皿泉原著,2014日劇《昨夜のカレー、明日のパン(昨夜咖哩,明日麵包)》),「夢想?沒有欸。不可以嗎?……我生活在地方,找一份自己能做的事已經竭盡全力了。」(2013黒野伸一原著,2015日劇《限界集落株式會社》)

當然也許只是剛好而已,未必有什麼時間上的具體關係,但因為都是2011年以後的作品,我不免會聯想,是不是因為歷經了毀滅性的災難之後(包括311以及這世界的種種), 讓人真正體會到,有時一直叫人前進、一直要人談夢想,才是巨大的壓力……「是的,我現在在谷底。就讓我在谷底一下不行嗎?」──這樣的心聲應該很多人有的。不是沉淪,只是還不想浮出水面而已。可以理解嗎?

這世界災難好多、悲傷好深。

災難與傷痛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走出」?還是「不走出」也是一種生活之道?如《昨夜のカレー、明日のパン(昨夜咖哩,明日麵包)》的年輕女生意外喪夫後仍選擇和公公一起平靜生活,像往日一樣。外人看起來就像是被傷痛束縛了。

但也許對當事人而言,「向前進」、「找夢想」,並不是療傷最迫切的事,也並不代表「復原」。那些只是讓關心自己的人好過一點而已。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