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5

有錢人

什麼樣的客觀條件算是「有錢人」呢?之所以說客觀條件,是因為在主觀條件上,人人都有權利自認為有錢吧(非負面意義),譬如身心滿足,可能就會是一種感到富有的狀態。

有些客觀條件的「有錢」當然毫無疑問,譬如大企業啦富(官)二代啦,出入從不需要利用公共運輸、全身上下只使用名牌、就算不工作也能出手闊綽等等(至於人有沒有品味或教養就看個別性),這些叫「有錢人」大概不需要質疑。

比起企業界和官場,藝文界被稱為有錢人的相對的就少些,純藝術創作者就更少。以文學創作者來說,完全不工作,只靠寫小說(非商業性創作)維生者在台灣真的很少。但欲以文學創作為志業,而且真的定期交出有份量的「成績單」的人,大概都需要完整的時間與空間去完成。

我所知道的台灣專業作家(就是沒有其他的兼職或專職),大約都是有點「家底」的,再來就是另一半有在賺錢,不然就是跟出版社預支版稅,或接評審、演講、專欄等相關的文字工作補貼一下生活。這樣的狀況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有專業的作家,其實已經很久沒有新書問世了,也從來不工作,但是日子過得悠游自在,到處旅行、以吃遍世界「米其林」餐廳為志業,並經常以此教導年輕人眼界要開,不能以吃「銅板美食」而滿足,人一生就是要追求好品味好東西,才是人生的意義等等。其實大部分就是「家底豐厚」的「有錢人」了。

這樣「有錢的」知名作家應邀到國外出席研討會或座談會,可想而知會希望吃吃當地米其林星期餐廳。但是……卻「嚇到了」負責接待的會議研究生。

首先,會議的接待當然是在會議進行的期間才有,會議之外的接待其實都是大會額外的體貼和安排,並不是在預算之中的。這位「有錢作家」在會議之後的幾天,列出了一串米其林餐廳的名單,要接待者去找所在的地點、接洽訂位,還要負責接送。研究生疲於奔命之後,最驚嚇的是,用完餐後作家將帳單給他:「你去付,這點錢請你們會議報帳銷掉吧。」窮學生既沒卡身上也沒那麼多錢,而且會議經費哪能銷帳這個?真是嚇壞了。

我聽了也「嚇壞了」,這位以到處吃米其林為傲的有錢人(應該是吧),居然自恃是名作家,覺得別人必須侍奉自己,還必須買單嗎?這些會議之後的接待都是苦哈哈的會議主辦單位的禮貌而已,沒表示感謝和請客就令人不可思議了,居然連吃米其林都覺得對方要買單。

有錢不是罪惡,有錢人處世的偏差態度,才令人作噁。如果自己捨不得付就不要吃,不是自己付不起卻認為別人需要招待(有許多有錢人和商家的關係就這樣,愈有錢,得到的招待就愈多,就愈以為理所當然,這就是有錢人的世界),這也許在商場、官場文化見怪不怪,但在(也許還被認為應該有良知的)文學界,這樣的「有錢人」實在很不堪。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