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2

歲月

大約二十多年前,台灣的銀行開放到東京去設分行,服務在地台商,當時台日經濟景況比之今日應該大好吧。總之,父親的朋友便受命至東京籌備分行事宜。一去去了六年。那六年間,我到東京多次都住那位長輩家,當時還是學生的我,開始結伴或獨身旅行,是從「住家裡」而不是「住民宿(飯店)」開始的。之後因工作種種到東京生活,當然也是住自己「家裡」,想來這個城市之於我的「非旅行」關係,淵源甚早。

長輩L叔叔和L媽媽非常熱心熱情,對我也很自由放心。我有一把鑰匙,自己的房間,出門回來就像回家一樣方便。晚餐後一起看電視聊天,分享著一日所見所聞,就像一般家常的溫馨。

因為是父親的朋友,對方從東京回台北之後,我就沒再見過他們。記憶一直停留在二十年前的那時,在東京居所的美好時光。卻完全忽略二十年的漫長,既然足夠改變、催老自己,怎麼可能不改變從六十歲到八十歲的老人?

中風、癌症、衰老,老夫婦相依,加上外傭陪伴。知道時忍不住怔忡,想起我青春時期充滿溫馨笑語的東京居所,真實感受閃閃發亮的記憶確實只永存在記憶裡,也非常感傷。記憶的畫面像被魔法封存一般永遠保鮮,但永遠到不了現在。

歲月的無情在季節的更換裡是看不出來的,就算是每一年自然界有氣候上的變化,但四季還是按照月曆,一頁翻一頁的過了。過了、又重來,是一個圓,而不是只能射向前方的箭頭,回不來。

回不來的無情,只會在肉身上面呈現。也只有像這樣的肉身,才會發出「年年歲歲花不同」的感慨。

秋天到了,不知為什麼想念起2008年初秋,在東京居所附近這家「農家廚房」用餐的時光。「農家廚房」用附近農家的有機蔬果作為食材,餐廳一進去就是新鮮到貨的蔬果攤,現場切洗製作的生菜,每一口都很甜美。


但這個記憶也永遠停留在2008年了。2011的大地震之後,當地蔬果的甜美,成為有輻污危機的糖衣。

我們永遠不知道,在肉身敗壞之前,歲月還要給我們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