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近才忽然知曉幾乎每一所大學(從台大到私大)都要辦理「新生家長座談會」,而且是被教育部列入「教學卓越」的考核評量中。剛開始是因為家姊朋友們紛紛說起要去參加家長會,令我狐疑萬分,是說大學還有「母姊會」嗎?結果從各校那邊獲得的理所當然的答案,實在令我感到自己跟不上時代的吃驚。腦中瞬時出現的是當今文化部長在一九八五年《野火集》所寫的〈幼稚園大學生〉,似乎是一把野火燒進校園,姑不論其置身於當時時空下的論述盲點或其他,總之引起了一陣「大學生幼稚生」的討論與自省。
但我不解的是,當時〈幼稚園大學生〉批判的是大學培養出幼稚園一般無獨立自主性的學生,現在的「大學母姊(家長)會」卻是要以建立「幼稚園大學」為目標嗎?家長對於學校教育的參與到大學還沒停止嗎?然後大學還必須「媚俗」至此開家長會說「請家長放心,您們的子弟交到我們手裡,會給予全方位的照料,導師會24小時照顧。」不然稱不上「教學卓越」嗎?
於是某名校的學生期末考睡過頭,是媽媽氣急敗壞打電話給導師自責「對不起我忘了叫他(她)起床」,沒來上課,是媽媽出面寫email給老師,解釋原因。好孩子、好媽媽、好老師、好個「幼稚園大學」。而這些家長或大學主管,甚至現今教育部官員,明明都是看著《野火集》〈幼稚園大學生〉「燒起」的世代不是嗎?
以「生意」考量,的確因為少子化,大學的「客戶」來源愈來愈少,「撿到藍子的都是菜」吧,所以大學除了轉型成為「職業訓練所」之外,還要非常盡責的成為保母才行。另一方面,繼續遵照評鑑的量化數字逼迫員工成為「論文製造機」。
「我們已經在計畫轉型。」一位某大的朋友說。
「轉成什麼?」
「安養院。」
「什麼,大學安養院?」
「嗯。因為未來客戶老人比大學生多。」
很好,反正保母和看護也是一線之隔而已。
1 則留言:
哈哈!歡迎加入我們啦!
我行業別是服務業已經很久了!
版主回覆:(2012-09-24 12:35:01)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