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在此設咖啡屋,我私想是因為不願辜負這個二樓的「無價」窗景。對著仁愛路圓環的窗景,視野寬闊、綠蔭斜映,把塵囂都隔絕在外,是歇憩的絕佳角落。R牌貼心為顧客安排這個空間,一看就令人心曠神怡。


一個空間的硬體這樣形成了,卻尚未「完成」。硬體可以準確的建造(複製)在任何國家(地區),整體空間的完成靠的是社會文化的賦予,所以即使是全球連鎖店,硬體一模一樣,最終以何種樣貌作為結局是不會一樣的。
這種店通常人不多,但來這裡也就是圖個清靜,我安靜的入座,遠遠有一個女生在看書,另有兩位點了三明治在拍照。也都很安靜。


不過一分鐘,走上樓來了一群人,帶頭的那位先生嚷嚷:就這裡,這品牌我在國外很熟,我們在這裡好,很安靜,隨便吃吃就行。
七、八名大約五十歲上下的男女就座,立刻誇張的閒聊起來。一半約莫是從美國回來的朋友開始秀出iphone手機裡的相片,東傳西傳,大家誇起誰家孩子好、誰發展得好,互相交換起在美國、在中國的經驗,說著「飛這裡飛那裡」的生活。帶頭的男士粗壯身材,操著像「全民最大黨」裡邰智源的嗓音和口音,充斥在非常空曠的空間,簡直震耳欲聾。
他(她)們一邊談笑一邊說:「選在這裡真好,台灣到處都好吵,我們在這裡都不會被吵到。」
我看了看店員,店員無動於衷。忽然想到也許這就是我們的文化,或者「美式文化」?「顧客永遠是對的」使得服務業不敢約束(得罪)客人,或者根本無所謂。我無法說日本如何如何之類的,因為文化本來就難以比較。我只能說,對我來說那些無價的窗景立刻就貶值(甚至不值)了,如果花70元和花180元一杯咖啡得到的是相同的「空間」,何必消費180元。
有時候,一個社會養得起某些店,卻不一定養得好。
1 則留言:
看來與男孩團體的聚會是不能選在這兒了,哈哈。
版主回覆:(2012-07-01 11:49:36)
當然不行呀。(好危險)XD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