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0

街景

月初有人約我去東京國立博物館看「空海と密教美術展」,據說展出難得,所以人山人海,結果陰錯陽差沒約成。我本來就不是對跑美術館、博物館充滿熱血的人,又自認「佛緣不深」加上天氣又熱(好啦這是重點),也沒打算自己去。但不知怎麼在台北看到北美館有「超酷東京—日本MOT當代精選」展之後,卻忽然生出一股熱血來,就是想去看。其實我對日本當代藝術一知半解,對村上隆、奈良美智、草間彌生的認識也很一般,更不用說其他我「未知」的作者了。可是在逼近37度的高溫下,還是「全副武裝」的出門了。

內在的驅動力難道只是因為剛剛才告別東京的緣故?
 
剛好跟上導覽的隊伍,從草間彌生開始導覽,果然很多人我都「不認識」,像以影像拍攝作為素材的島袋道浩就是。但神戶出身的島袋道浩有一張攝影作品讓我愣住了。

圖片取自官網

這張名為「人間性回復のチャンス」(恢復我們人性的機會)是島袋道浩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他在1995年1月17日清晨經歷了幾乎摧毀整個城市的神戶大地震之後,在電車行經的軌道中拍下這個街景,屋子上頭寫的字就是「人間性回復のチャンス」,彷彿在廢墟中透顯著力量。

讓我愣住的是相片上的日期:1995.3.11。

雖然觀賞中也有人嚷嚷「唉唷怎麼剛好是311啊?」但我沒有「嚷嚷」的那種「熱鬧」反應,我沉默的盯著那個日期,覺得被哀傷襲擊了。

今年3.11之後我看到的街景是這個。

「人間性回復のチャンス」相對於「反原発」,前者有逐漸復原的希望,後者卻有無限增生的痛苦。屬於311東北大地震的藝術療愈會是什麼呢?

也許我是為了看見這件作品所以才來的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