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實,我並不這這麼想。
「如果她下定決心要分手。還不時跟你見上一面、通個電話,你會好過一點?」我問。
「……」
「見上一面,說上一句話,你會覺得有一點挽回的餘地?」
「……嗯。」
「這就是關鍵。讓你一直有錯覺會比較好嗎?」我說:「看似無情的舉動也許是一種溫柔。」
如果決心說再見了,還不時藕斷絲連,明明知道對方對自己充滿留戀,還以「朋友」的立場出現、關懷,或者求助,看似溫柔其實殘忍吧。因為雖然對方的離開很讓人痛苦,但除此之外沒有出現其他傷害性的言語或舉動,說無情太沉重。而分手還能當朋友的前提,是雙方真的都決心當朋友才行。但分手男明明不是。一直去感受對方的無情,其實是自己不願意接受事實而已。
最近看了《戀夏五百日》(一個人看了《眼淚》之後,趕快看個愛情小品平衡一下),片子一開始就說「這是男孩與女孩相識的故事,但是大家要搞清楚,這不是愛情故事」,叫湯姆(Tom)的男子相信命中注定、天命真女,叫夏天(Summer)的女生不信奉愛情、沒有天長地久。女方跟男方分手後,隨即斷了聯絡不再見面,湯姆要求見面時,夏天說「你準備好當朋友了嗎?」
其實沒有。
Summer邀請Tom參加派對,Tom充滿遐想,以為是復合的契機。但期待與真實的比對是殘酷的:

面對現實的Tom徹底改變自己、重新面對人生,不再委曲求全待在自己不愛的工作裡,也從此認清什麼命中注定、精神伴侶等等都只是童話故事的幻想。但許久之後兩人在小丘上重逢,Summer卻告訴Tom,是Tom教會她什麼是命中注定的真愛,所以她結婚了。Tom是對的,只是「你對我的想法是錯的」。

《戀夏五百日》有點意思的地方就在這裡,信奉命中注定、精神伴侶的命題也許又傻又虛幻,但真正傻的原因,是在於人老是喜歡追逐/迷戀不適合自己的東西,並且難以自拔,不願放手。
Tom的戀「夏」五百日結束了,但屬於他的愛情也許才要開始。應徵新工作時遇見不一樣的女生,她說「我叫秋天(I’m Autumn)。」

天啊,I’m Autumn!看到最後這個畫面忍不住在心裡大叫。
「I’m Autumn」曾經是我大學時期的署名。還偷偷放在某個小說中作為紀念。
我討厭夏天,最愛秋天了啊。(→結果這才是想寫《戀夏五百日》真正原因。哈哈。)
1 則留言:
妳真的被熱瘋了...XD
版主回覆:(2010-06-20 17:12:34)
就說我是寒帶動物了啊~~~(哭)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