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今年端午節提早,所以現在開始準備收冬衣了,這時候我才想到去年夏天我並沒有收冬衣,夏衣被我從衣箱中拿出幾件放進行李箱,其他都繼續留在箱子裡。因為整個夏季我都不在台北,回來時已經秋天了。確定拿到資格的時候也很匆匆,大約就是去年現在,然後六月中出發。最初也想是否延一延?好像很多瑣事有點措手不及,或打亂原來的計畫。加上日本這個國家雖然是熟悉的,但我並沒有日本生活的經驗,對於住宿的設備或者其他一無所知,而且除了有幾面之緣的M教授之外,在生活準備上,當時沒有任何認識的人可以詢問。
但既然是自己期待的事,時機來了,就算非常匆忙、就算面對一無所知也還是前往了。因為怕家人擔心,出發前我說一切都處理好了。其實我一直沒有聯絡上對方的對口單位,到的那天又是週末假日不上班。但好像也不害怕,因為懷抱著「什麼事都百廢待舉」的心情(譬如拿不到宿舍鑰匙、水電瓦斯的開通、醫療保險、外國人登錄……等),所以發現有人幫我處理了,就有幸運感。
去年從東京回來後,全球陷入慘烈的金融風暴,日本的經濟狀況更是「深不見底」低迷,但日幣卻狂飆,拿台幣去日本花用足足漲了三成,不僅不划算,置身在情緒低落的社會中,感受應該也不會太好。好不容易大家「習慣」經濟的崩盤,歐美卻又爆發H1N1新流感襲捲全球,在出國與否忐忑不安中,最近又確立了日本的本土感染病例,成為現今亞洲最「危險」的地方。
如果去年我延遲了,到了今年應該更「不宜」、也不想前往吧?這樣一延再延,時機終將一去不返。
去年在出發前,別的工作單位同事在偶然機會下知道這件事,大感興趣,非常積極的想循線申請。因為與對方不熟,忽然的欺身纏問讓我有種冒犯隱私的錯愕,之後到東京,對方又出現一些讓我感到尷尬的舉措。不過「驚嚇」之後也就過去,對方也在積極的態度下,在去年就預約取得了今年夏天的時間。
最近遇見這位同事,很明顯有點不安,除了日幣漲、大環境「諸事不宜」之外,原本要從美國去東京會合的家人也因為H1N1動彈不得。事雖如此,我還是笑笑安慰著:船到橋頭自然直。
我想,時機來時不容遲疑,但「強求」的時機,也許會面臨一點「天意」的考驗吧。
2 則留言:
"時機"真的很重要
話說本文的主角很積極在學日文呢! XD
很想聽"欺身和尷尬舉措"的八卦 哈哈
"老闆"的八卦不要知道比較好喔
呵X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