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遇見一對夫妻,女方是台灣人,男方是日本人,他們互相喜歡對方的國家,一見鍾情之後就結婚了。小孩已經十歲。看起來很好,但是後來我卻覺得有點「詭異」。到他們家作客的時候,剛好得知女方在台灣找到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八月就要報到。雖然女方表現的十分「愛台」,但也許因為苦惱著分隔兩地,口中一直說著「根本還沒出門我就想回日本了」,一邊還「恐嚇」要跟她一起回台灣上小學的孩子:「台灣的老師都很兇,不乖小心被揍!」或者:「台灣公車都很恐怖,動不動就出車禍!」看小孩露出擔憂的神情,我忍不住說:「不會啦,至少在台北,家長都會伸張權利,小學老師不太敢惹學生。」
日語、華語相當流利的小孩,回台灣上一般小學根本沒問題。我稱讚他們把小孩的語言教得真好,男方一臉得意狀,說是他堅持媽媽一定要從小跟孩子說中文,才有這樣的成績。他非常開心太太能回台灣工作,因為他本來就想在退休之後長住台灣,看來心願即將成真。
回台灣後我才發現這對夫妻多年前曾到我的工作單位訪問過,待了一年。當時接待他們的負責人印象深刻,因為男方來時興致勃勃,女方卻不時抱怨宿舍老舊,舉凡漏水、潮濕、傢俱損壞、電器維修等等,不分平日假日,一直打電話要負責人代為處理。「令人錯愕的是,」負責人說:「一直到最後我才知道女方是台灣人,因為她從來不跟我說中文!既然是台灣人,這些事都可以自己處理吧,我是同事不是傭人欸。」
原來在日本作客時我看見女方「愛台」的一面是給男方看的,真正要回台居住可是萬般不願意,苦惱的背後,根本不是「分隔兩地」的問題?
至於男方。雖然是名校出身,但因為家裡優渥,一直過著「少爺」生活。名校一念念了十幾年還不畢業,同儕早就四散各處獨當一面了。「中年」畢業離開東京工作,又覺壓力甚大。來到台灣,發現人情善良,社會對「遊手好閒」的包容力遠遠大於日本。覺得台灣生活真是逍遙自在。娶了台灣女,離「夢想」更近了。
難怪男方對於女方回台工作非常開心,說「這樣就能不時飛去台灣了」,眼前的相隔兩地根本不算什麼,而且堅持小孩必須跟著回台,也不要他念日橋學校,因為「我要他接受完全的台灣教育」。
「我喜歡你的國家,所以我要變成你的國家的人。」是這樣想的嗎?
我才知道,原來也有這樣的異國婚姻,雙方說著「我喜歡你的國家」,是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國家」。那麼,彼此之間還是沒有交集,而且,彷彿多了一點荒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