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bourne dry cleaners Counter
春天想起的是京都。
不是特別的地方,不是大家必須去的所在,但是這是京都的下午。回想起來最像京都生活的記憶。從京都大學後門出來,木津帶我們穿越馬路。站在分隔島上閃避來車的時候,最初還有點不安,但木津和行人們都泰然自若。她並一邊說著:「等一下你們若沿著這條路走,便可以到銀閣寺。」我看著遠遠的路,雖然有前後來車,卻覺得非常安靜。
這是櫻花落盡、從「絢爛歸於平靜」的京都春天。遊客稀少、學生陸續回返校園,生活回復軌道,天氣也已逐漸熱起來。
非常安靜,我一定要重複的說。但並不是沒有車聲人聲,總之就是非常安靜,空氣緩緩流過生命之河般的安靜。
木津說:「吃喬麥麵吧?」我們說好。
進了看不出招牌的麵店,看了菜單果然是「專業」喬麥麵的感覺。我點了山藥泥喬麥冷麵,看來簡單但口感甚佳,還旁付一小壺熱麵湯,吃完麵後可澆入碗內和著麵汁喝。嚼著嚼著,很有種樸實的質感。
之後到了專賣中文書籍的「朋友書店」,便和木津分手了。
這個下午,我們要做什麼呢?
從書店出來,沿著坡路漫無目的的走了一段,我問C:「要去銀閣寺嗎?」C說無所謂。我說那就這樣一直走吧。C說也可以。結果走不了多遠,看見路旁敞開的咖啡店,我說:「喝茶去?」C說:「好。」
不知道經常旅行的人是不是都喜歡看旅行書(不是旅遊指南)?我會看旅遊指南,卻不怎麼愛看旅行書,特別是提供自己「旅行鑑賞」與「旅行品味」的書。也許是有點驕傲也說不定,因為覺得他人的鑑賞與品味與我何干呢?我並不想接受指導,只想進行屬於自己的姿態。
坐在敞開的落地窗旁。一邊看著車來車往,還有偶爾過往的學生或行人,一邊拿起小筆記本記一點東西。風一直微微地吹著,就這樣,過了一個下午。
這是我的京都、我的理想的下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