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0

鄰居

melbourne handyman
melbourne handyman Counter
IMG_1502.JPG


因為是學人宿舍的關係,和一般久居戶不同,「敦親睦鄰」這件事做不做都沒關係,對「孤僻」如我而言,當然是鬆了一口氣。但其實我對鄰居還是有點好奇,就假借看公告欄的時候,偷偷跑去窺伺別人的門牌。日本住宅門口一定掛上住戶名牌,所以在按門鈴的時候,心裡就能準備稱對方鈴木先生、佐藤先生,或木村之類的。

看了門牌就能大致分辨我的鄰居是來自哪一國的了。我的樓下是韓國人、隔壁是空戶,隔壁樓下是個「謎樣」的美國人。隔壁棟雙人房樓上是中國人,樓下是韓國人。然後是聲音,聽聲音多少能知道每一戶的成員,特別是在安靜的夜裡。所以知道除了我,和「謎樣」的美國人之外(之所以「謎樣」,因為他家的燈從來沒亮過,也許是去夏日旅行了),其他各戶應該都住進了「預定之外」的人。

譬如:住單人房的韓國人,其實是一對夫妻加上一名嬰兒(偶爾會出現嬰兒啼哭、夫婦相哄的聲音);住雙人房的中國人,其實有三名家人同住(會有三人聊天走過院子進屋的聲音)。而這個宿舍區真正的家庭房是空的,我從半掩的窗簾縫隙窺伺,裡頭有二房兩廳,加上玄關廚房衛浴和陽台,十分寬敞。這時要是有人在背後注視,我想我的樣子應該可以稱得上「鬼鬼祟祟」。

會不會也有人在站在門外看我的名牌呢?

然後是味道。傍晚回家的時候,幾乎每家的廚房都開始「動」起來,菜鏟的聲音、抽油煙機的聲音,混合成生活的節奏。幾次站在廚房,聞見小窗飄進辣椒的刺激、紅燒肉的香氣,便也想著自己煎魚的油煙、燉排骨的熱氣,應該也飄進別人的小窗,成為洩漏身分的線索。

但是真奇怪啊。儘管這樣「東聞聞、西看看」,卻從來不曾和我的鄰居真實照面過。就連早上曬衣服,也不曾和鄰居出現在各自陽台互道早安的畫面。是因為我的作息奇怪,還是別人呢?

離開的那天早晨,我把門口的名牌紙拿掉,提著行李站在院子回望宿舍,忽然有種「幽靈公寓」的感覺。而我,是三個月的「幽靈人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