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 coast accountant Counter
日本社會以煙火做為迎接夏季的儀式,但每年夏天去電影院看一部「卡通電影」,才是我的夏日儀式。從有記憶的童年以來,每年夏天父親都會帶我跟姊姊去電影院看「卡通影片」。是的,當時就叫「卡通影片」,沒有「動畫」什麼的辭彙。而且,在電視只有三台的時代,電影這種東西只有在電影院才看得到。每年因應暑假到來,都會有迪斯耐(後來才叫「迪士尼」)卡通影片的上映,那就是我們小孩子最快樂的時候了。
每年一次的電影院、每年一次的迪斯耐、每年暑假的堂╱表兄弟姊妹的快樂聚會,是夏日不可或缺的。然後習慣延續到長大,覺得夏日就是要去電影院看一部「動畫」(瞧,時代已經走到「動畫」了)才行。現在輪到姊姊每年暑假都會帶小孩去看,真是「一代傳一代」啊。
所以,我是看「仙履奇緣」、「白雪公主」、「睡美人」、「小飛俠」、「小飛象」、「木偶奇遇記」等「舊」迪斯耐卡通長大的(之後有些卡通都改版了)。雖然看了一堆公主,但很奇怪我從來沒有公主夢。雖然覺得電影好好看,公主好漂亮,但是對於「王子一吻就得救」的情節並沒有嚮往之情,不會想當公主也不討厭,只是小女生愛漂亮,所以小時候很喜歡蓬蓬裙呢。
其實當時除了電影,每天我還可以被允許看半個小時的電視卡通,印象最深的是「寶馬王子」和高鈿勳的「小天使」。「寶馬王子」其實是不得已必須女扮男裝的「寶馬公主」,所以我看的時候一直把她當公主。我比較喜歡這種公主,雖然有時也需要王子的幫忙,但不必待在皇宮,可以行動自如、去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可以跟自己喜歡的人並肩騎馬、共同前進,比起「王子一吻就得救」要吸引我。
結果朋友說:「我看啊,就算妳是王子也不會想去『一吻』救公主吧。」哈哈哈,我大笑。想想還真的是,我一定很害怕「一吻」之後公主就死命巴著我,救人一命還要「負責一生」,千萬要慎思、慎思。
朋友又說:「妳這傢伙該不會從小就有『女性意識』了吧。」可是我一點都不討厭「仙履奇緣」、「白雪公主」、「睡美人」啊,就算受不了有「公主病」的女生,但是把帳算在這些卡通公主的身上也太可憐了。
看到後來為了因應「女性意識」,卡通做了改版╱續集,或者當代作者做了「殘酷童話」的解讀,反而覺得「畫蛇添足」,破壞了某種經典性。有被「一吻得救」的公主,也有和史瑞克一起「浪跡天涯」的公主,兩兩並存也很好啊。誰又能決定哪一條路才是最正確的。
如果有人懷抱著公主夢,果真也找到可依附的「良人」,至死都不用面對現實的殘酷,那人家算是「命好」,無須去評斷這樣的人生。如果運氣不好,公主夢碎,那自然要在難堪中領悟「女生當自強」的意義,那比什麼理論上的「自覺」都還要有力。
我看了再多公主片,就是沒有公主夢,因為知道自己不喜歡。可是有人不看公主卡通,還是會有公主夢,那就是她的選擇(這和討人厭的公主「病」不一樣)。誰也不想別人來無理評價自己的人生吧。
像我的人生,在很多人眼中恐怕也是不及格的呀,而且說自己不想當公主,事實上是連想裝公主都裝不像吧?大一參加社團時,剛開始還是「古典乖乖女」形象,但沒多久就破功。爬山的時候既不要人牽,也不要人陪,快步向前,一點也沒有公主的嬌憐就算了,社會系學長聊到社會與家庭,問大家離婚時要面對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時,我還說:「當然是財產分配。」真糟糕,公主應該說「王子真的不愛我了嗎」吧?唉。
話說回來,今年夏日我去看的卡通電影是「料理鼠王」。這部片的專業評價處處可見,我這裡只能貢獻一個「番外」心得,就是,這部電影是在說:嘿嘿,孩子們呀,要知道不管在多高級、米其林幾星級的餐廳,老鼠總是「成群結隊」的存在啊。
你看看,雖然我看了這麼多「違背現實」的童話,還是「務實」到不行吧。
2 則留言:
真的很務實! 每個人不一樣咩~
不過我之前的夏日生活則是固定看一部可以的卡通影集
p.s:
好像不小心透露了年紀了喔~ .^o^.
『寶馬王子」和高鈿勳的「小天使』已經好一陣子沒播過了呢
是的,我是「舊人類」。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