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0

Pension及其他

最近因為尋找軽井沢的ペンション(pension)資料,才發現對於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即使看了再多的平面資料或圖片,還是很沒有選擇的「方向感」――雖然說「沒圖沒真相」,但其實有圖也常常誤導真相。台灣的ペンション討論老是集中那幾家,沒意思(我對「年輕」背包客的證詞也欠缺信賴),開了日文網頁的討論區則是看得眼花撩亂,因為ペンション(歐式小洋房住宿)不比飯店,它是隨主人因人因地因需求的不同特質而「個性化」經營的,適合甲不一定適合乙,有趣和「危險」之處也在這裡。


譬如有的ペンション標榜「公主」風,房間全部是白色蕾絲,從床單床罩到窗簾到桌巾都是,從來不想當公主的我,在這種房間一定渾身不舒服;有的標榜為歐風人形之家,裝飾著大大小小的洋娃娃:捲捲頭、澎澎裙、眨著長睫毛的大眼睛,在四處窺伺著,總覺得和「鬼娃娃花子」同一掛,十分詭異。


有的很講求紀律,光是住宿公約就快讀不完:不准帶食物進房間、不准丟垃圾、不准違法亂紀、不准有訪客、不可亂動空調系統、不准……還沒看完就就開始神經緊繃;有的歡迎小孩,大廳、庭院一堆孩童設施(可怕可怕);有的歡迎寵物,邀請貓狗上餐桌同樂(不習慣);有的超酷,直接表明不接受外國人(那就算了)。凡此種種充滿「個性」的ペンション,和旅館、飯店、民宿經驗是完全不同的。


更多的ペンション連網頁都沒有,也沒有email,只有地址和電話。內外觀當然不明,沒有方位圖,陌生的住址成為無意義的符號。面對那一長串目錄,看著看著,我忽然升起一種「古典」的情懷。


其實也還不到十年前,網路不如今日普及,我也是拿著紙本的住宿資料,看著一長串住址,對著地圖,猜想方位,然後,一切溝通都在FAX裡進行:房間多大?有浴廁嗎?離車站遠嗎?可以刷卡嗎?……然後拖著行李到達住處一看,像開獎一樣,忽然驚喜、或是錯愕。


有時候FAX才剛傳過去,對方很迅速就回傳了,接著便及時的一來一往。那種知道雙方都坐在一旁等FAX的感覺很微妙:手寫、傳送,再手寫、再傳送。我們沒有聲音也看不見彼此,卻十分真切的,盯著傳真機在交談。有時對方會貼心的手繪方位圖傳過來,有時附上長篇謝辭,筆跡各有不同,這是和機器往來所沒有的體溫。


但我現在還要在住處上經歷這種「開獎式的冒險」嗎?不如預定商務旅館,即使沒有圖也能輕易想像。但在軽井沢,似乎還是要住介於「家庭化」民宿和制式化商務飯店之間的ペンション,才能「對味」。


打好字、列印、寫上號碼、傳真,一家一家試。不久,傳真回覆,上面是歪歪斜斜的手寫字,我們開始一來一往的溝通起來。是的,我又和對方「無聲無影」的搭上線,久違的感覺又回來了。


不知不覺搭上線的,還有當時的自己——其實都快忘記最初旅行時候的自己了。怎樣出了站之後看見橫在前面高高的天橋,拖著行李欲哭無淚,只好闖馬路;怎樣靠著公園愈走愈黑,感覺住處在莫名其妙的暗巷,卻進退兩難;怎樣在「荒涼」陌生的街道看見一家7-11,就覺一切充滿希望……


人生走到一半,說什麼都回不了原點,就像旅行也會隨著生活「前進」到不同的層次,我也不想回頭。但是,以舊時的動作回溫自己,重新看見╱體會那時對自己、對人生所抱持的「初心」,仍然是可貴的。


特別是現在的我,非常想把「初心」擦淨、點亮,看看它還擁有多少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