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麼事物,看╱做久就習慣了。人們總是這麼說。
雖然有點無奈,但也不失是過日子的方法,畢竟,在這世間要求完美的生活本來就很過分。不如先習慣,然後設法變好;或者,先習慣、然後麻木。(這裡指的當然是自己不太喜歡的事物,不討厭的事物習慣就是習慣了,也沒什麼無奈的。)
就這樣吧,我原先也這麼想。現在才發現有許多東西是習慣了,但無法變好也無法麻木;也有許多東西儘管在我生命中一直持續著,卻從來沒有習慣過。
好比:看橫式排版的書、喝加糖的綠茶、跟答錄機說話、上網購物、突然喊我的職稱……以及,需要表演的工作。雖然不習慣但也沒有對抗,如果遇到了就讓它平靜存在著。
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樣,在逐漸增長的生命中,多少累積了這種既沒有漸入佳境也沒有因此麻木,但也不想去對抗的「習慣」呢?而能讓它「平靜存在著」的關鍵就是不要去多想,否則,應該很容易焦躁不安吧。
但是情緒是需要清掃的。我回憶自己決定離開校園的時候、決意辭職的時候、決定讀博士的時候、決定負債購屋的時候、決定暫時一個人過的時候……都是在清掃自己的情緒、決定不要再「習慣」的時候。生活因此也有了轉變。
現在被視為在人生中站好了腳步,應該永續、持穩經營「後半輩子」安定生活的我,還擁有相同的權利嗎?
去高雄跟畫者L吃飯,她說:「最近很厭煩人們一開口就問我現在在畫什麼?好像我除了畫畫什麼都不會!」去年離開「地位崇高」的單位,跑去異地工作的E說:「就是再也無法忍受為工作而寫論文了。」我便也受到鼓舞,大聲說著:我不想再為工作而說話了。但這些工作彼此都進行了十多年,也許以後仍會持續著。
原來大家都一樣啊,不管是已婚頂客族的L、成家有小孩的E、單身的我,即使到了這個年紀,原來都還是一樣啊。因為不想習慣,所以厭煩著、困擾著,但也如此活著、尋求改變著。
也許比年輕時少了一點冒險籌碼,多了一點老謀深算的能力。也許到最後看起來什麼都沒改變,但至少希望自己不是懵懂走到這裡的。
這樣的人,心裡最無法習慣的,應該是看見生活像追逐自己尾巴的小狗,自以為必須的、氣喘吁吁的、重覆的打轉著。
儘管自己在扮演那隻小狗時,看起來是如此稱職。
1 則留言:
那我以後也會那樣嗎?!
呵呵呵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