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什麼,最近身邊的人工作彷彿都到了轉捩點,包括我。說是轉捩點,但也許是危機點也說不定,因為轉捩點似乎是對年輕人的激勵,對於我們這種前中年期的人來說,能不能有新的躍進大家都不敢說。隨著公司結束營運,相繼離開職場的L和Y各自有著不同的心情,L說早上起床時突然意識到「不必這麼早起」了,竟然連起身的動力都沒有;Y因為手邊還有一些私人的事在忙,所以暫時有種「放暑假」的感覺。至於和老闆合約到期的W,直到六月拿到新的聘約心中大石才落下。
但這些朋友其實也不算十分熱愛原先的工作,曾經有過轉業╱創業的打算,經濟上也沒問題,可見失業這件事還是很有影響力。雖然大家多年前大概都看過山口智子和木村拓哉演的《長假》,把工作、婚姻、愛情的不如意當成人生的一段長假,好好休息再開始。但真正面臨沒有收假時程的長假,加上早就過了求職欄裡年紀的上限,難免會相信自己被社會遺棄了。
販賣夢想的戲劇都喜歡白手致勝的題材,才子或才女被迫離職、自立門戶、受盡奚落、愈挫愈勇,最後終於成功還獲得愛情。真是太棒的人生轉捩點,明明知道是戲還是會被鼓舞。
可是戲劇也有殘酷的:即使公司被併吞、卻不願接受新公司「暫時無需借重專長」的離職暗示,決定無論被降職到何處都要從新公司「爬上來」的企業菁英,竟被帶到一間只有他一人的辦公室,說:「請在這裡上班,等候工作指示。」除了桌椅和壁鐘之外,空無一物的密閉辦公室只有一坪大,牆上大大貼著上班守則,諸如不准遲到不准早退不准打電話不准做私人的事工作間不准外出等等,倘若違反即予免職。但他永遠等不到工作指示,每天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就是呆坐桌前盯著工作守則和壁鐘,在他快崩潰的時候低頭看見牆邊有人刻了一行字:「夠了,我再也受不了了!」後面有無數個計算日子的「正」字,便頹然的癱在椅子上……
這劇的情節始末我早就忘記了,但那間類似「禁閉室」的辦公室真令人不寒而慄。只是,看電視的我們可以知道選擇自立門戶和選擇「禁閉室」的結局,如果是身在當下的人呢?到底哪一邊才是轉捩點?
我服務的單位也將被整併到大公司去,能加入頗負盛名的集團,對原來單位的發展以及客戶來說都是好事,只是,整併後必精簡人事,我也許會收到「本公司相信你是個人才,可惜暫時無需借重專長」之類的通知也說不定,那時我會怎麼想呢?
L感同身受的建議著:「趕快另謀他就吧。」一派悠閒的Y說:「船到橋頭自然直。」始終覺得自己朝不保夕的W則認為:「再糟也不會比我糟。」我卻什麼都不打算做,只想一邊理直氣壯的面對現在的工作,一邊像看熱鬧的觀眾等著最後的結局揭曉。
其實,所謂轉捩點就是想法的轉變而已吧。「雖然碰到了危機,結果找到另一種方法又開心的活了下去」。能不能笑著這樣說,也許才是轉捩點的關鍵。
2 則留言:
我們真的很久不見了
來我家坐坐吧
花兒,
吼,原來妳的"豪宅"已經完工啦.
好啊,看哪一天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