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4

被討厭

被討厭的來源大約有兩種,一種是被認識(交往)你的人討厭,一種是被「知道」你的人討厭(至於那種走在路上忽然被路人甲說「這女的好跩」,或被路人乙說「這男的看起來就是欠揍」,這種莫名其妙被討厭的狀況,因為自己並不會知道,所以是「無感受」的)。

雖然被認識(交往)過的朋友討厭是一件傷心的事,但起碼彼此經過瞭解的過程,儘管再不願意、不甘願,卻也無法不去承受對方的感覺。但是為什麼要被只是「知道」你的人討厭呢?只是一知半解,又沒交往過,憑什麼大肆的討論你呢?
這種「被討厭」在公眾人物身上當然也是一種人氣指標,但在我的工作上就不是,那些只是「知道」我的人,卻合法擁有恣意批判的快樂。

被「不相干」的人喜歡可以逃避,被「不相干」的人討厭最好選擇遺忘。

有位朋友夏天參加公司旅遊去台東,在遊覽車上和一位兼職領隊聊天,回來告訴我,兼職領隊說曾經是我工作上遇過的男生,而且是個「不太像話」的男生,但是現在他要謝謝我,因為我的不妥協,讓他明白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所以才能在今年夏天順利升職。他很想為當時的粗野請求原諒,卻又始終不敢來見我。

我請朋友複述了他的名字,很奇怪我居然沒什麼印象。
「可是他很堅持啊。」朋友說。一面細細描述他轉述的當時情景,包括他那些凶惡、陰險、不可理喻的手段。

我試圖從時間開始回想。推算起來,那應該是我工作第一年的事,那時我二十六歲,他應該是十八歲,我擔負指導他的職責。據說這是個令人頭痛的任務,但其實我並不真的在乎,因為那一年的我已經夠混亂了,即使再多幾個亂七八糟的狀況,就像小石沈入深海,根本激不出什麼水花。

我很快就打算辭職,但這個決定並沒有讓我怠忽職守,反而工作的更加賣力──用自己認為應該的方式賣力,想留下完美的句點。

他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吧,我想。

人生以不勞而獲為目的的他,也許是欺生,所以敢頤指氣使的跑來要我放水。我不搞諄諄教誨,沒有暴力傾向,對於直接移送「高層」缺乏興趣。無論他怎麼說,我都不為所動的告訴他,我拒絕不曾努力就放棄的人,不接受已經十八歲還自以為無禮可以被容許的態度。

果然沒通過考核的他在過年期間展開反擊:整天打無聲電話(連私人電話都必須公開的工作真教人沮喪…)、在外放話要找人整我、砸壞和我相熟的同事的車子(因為我沒車),成為他放假裡最大的樂趣。如果是在網路發達的今日,也許我的名字就在眾人皆知下,成為發洩情緒的祭品。

我徹底被討厭了。(但我做了什麼事呢?)

現在想起來,他曾經使我混亂的一年更加混亂,然而經過幾年,要不是他提起,我竟已完全的遺忘。

我應該要記得嗎?

這些人也許都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其實他們的人生對我而言,並沒有那麼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