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1

2012夏日結算

空了一年,又開始在這裡結算夏日,有一種果然回到原來軌道的滄海桑田,對照2010那時寫下的「也許我應該承認心裡一直希望時間快點跳過,直接到要去東京的那個冬天好了」,仍是百感交集。為「離開」充滿期待的自己,那時根本不知道2011會遇見什麼,這個世界的劇變總是超乎人們的想像,只是難以預知會出現在自己的境遇上。說是「回來」,其實時間,和隨時間消逝、改變的種種,是無法回來的。回到的只是軌道,無法掙脫的軌道,繼續面對挑戰,累積自己的籌碼,找尋契機。
 
這個夏日沒有玩樂,每周除了職場額外的固定工作之外,都在追趕字數中度過。所謂「追趕」就是代表總是無法按照進度的意思。追趕,然後焦躁;焦躁,再繼續追趕。當然,放不放棄存在於自我。
 
上星期交出用來「調劑身心」的書評稿時,說:「於是,夏天要過去了。」對方回覆:「夏天要過去了,可是我一事無成……」我立刻答:「總比做了一堆事,卻沒有一件是自己真心想做的好吧。」雖看來是安慰語,卻也是自傷。但再如何壓抑、不樂,我都知道:想達到快樂的目標,必須通過不快樂的過程。這不就是人生?

擘劃著闖過這個關卡之後,自己想要做的種種,有大計畫、有微不足道的,但想來總有期望。雖然到了這個年紀(黃昏?),總有「想做什麼就去做,別耽誤了。恐怕一旦耽誤人生就不等待了」的聲音。但有些時候,人生沒有「跨越」就沒有真正的快樂。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所謂「不得不然自虐」的痛苦也許就是這樣吧。
 
總之,每周的工作準備、找資料、追趕字數(不夠不夠)、寫了三本書評、讀了四本「工作所需」的書,加上腦袋卡住的「空白」時間。以及為了家中小少女基測失利搞得雞飛狗跳(大人小孩都要安撫是麼回事?)……真是充實的夏日啊,也好「空虛」。

但無論如何,我的「夏日電影祭」還是從動畫開始,《勇敢傳說》第一棒,接著《冰原歷險記4》,最後在《馬達加斯加3》結束。
 
雖然《勇敢傳說》的「聲」與「影」都有高水準的演出,但始終擅長刻畫「父愛」的皮克斯這次以女性(母女)為主角,似乎有點力不從心。還好是《勇敢傳說》沒有落入一種女性求取自主(由),最後像男性一樣壓制群雄、獲得勝利的情節(就是花木蘭之類的老梗)。因為這種「制式的勇敢」在電影裡已經太多,而去認識自己的錯誤、重新思索自由與獨立擺放的位置、努力去說服不認同自己的人,也是「勇敢」。不過比起《UP》、比起《玩具總動員3》、《怪獸電力公司》……的經典,《勇敢傳說》有一種看過就「船過水無痕」的感覺,而雖然說主角是在女性,但片中男性整個處在一個「缺腦又天真(?)」的狀態,也真是太平面了。

《冰原歷險記4》是今夏這三部動畫最精采的,大概是因為我不是很喜歡之前《冰原歷險記3》,當時出現了母松鼠「掠奪」了松鼠對於榛果的貪癡追逐,有種這故事失去「初心」是要怎麼繼續啊的失落,因為片中唯一不會說話、是個「局外人」卻偏偏牽動整個《冰原歷險記》的就是這隻對果子貪戀不捨的松鼠呀。終於《冰原歷險記4》「掰」回來了,海盜與喜德祖母等新成員的加入,都很精彩,融和冒險與家族親情的牽繫,幾乎沒有冷場,的確是消暑涼方!

《馬達加斯加3》,嗯……沒有《馬達加斯加2》精彩。是搞笑片。結束。

夏末去看的是《女朋友*男朋友》,對我來說,觀看這部關乎五年級生的「愛情社會片」,有一種不是「局外人」的心情。就像導演所說:「國家民族大義對我來說不重要,時代背景是後來才加進去,因為片中角色的愛情與社會的發展是同步的。他們高中時沒有愛情,沒有自由,所以大家拼命要。大學時有愛情了,但也開始有慾望,開始往下沉淪,就像有一陣子台灣社會是很茫然的。」就是「愛」情片呀。
 
所以看到這個特定立場的報紙後面硬要寫「只是《女朋友。男朋友》對學運場景的處理,卻也是遭到最多批評的地方,只碰觸到表面,可惜了他的宏大企圖心。」「實際上國民黨的控制比電影中更綿密且細膩,如果想上大學,就是…… (叭啦叭啦)」的時候,只想大翻白眼:拜、託!是有完沒完啊~~啊!!(←快,誰來給我個翻白眼的表情符號!)





2 則留言:

Evelyn 提到...

「人生沒有『跨越』就沒有真正的快樂。」→好喜歡喔(大點頭)。

"事情"大致上解決了,不是完美,但是完滿吧(?)。接下來三個月會是非常痛苦的撞牆期,但就是要跨越啊。夏末的不確定性是最大的壓力來源,而我學會了一切最終只能靠自己,要按照自己所想的去完成,外在的一切就看著辦吧 XDD
版主回覆:(2012-09-01 10:29:31)
有時候現況讓自己沒什麼空間可以選擇,但儘快「擺脫」、前進,這個信念就是自己可以掌握的空間。
無論如何到年底都很「艱苦」吧,但希望可以如釋重負的迎接2013啊(時光飛逝)。
我也一樣:)

雨漣 提到...

_ (-->翻白眼)XD
版主回覆:(2012-09-03 17:51:34)
欸?就是 _ 嗎?→眼球看不到的意思?XD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