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次戰後「黑市」前身走來的下北澤,同時也是東京地區小劇場(樂團)等藝術展演之所,小酒館與各式食堂聚集,白天是年輕人相約逛逛小店、聊天的人氣場所,晚上則「愈夜愈美麗」。這些小店雖然聚集在老舊建築中,但也自成特色,說到更新計畫,當然也有反對的聲浪。
「結果呢?」
「當然要進行呀。」東京朋友說。
從大學以來就以下北澤為生活圈的朋友沒有什麼抗拒。而且在311之後,東京有迎接「直下6級」地震的準備,大家也體認到老舊、狹隘商圈在防災、救災上的不易。而且:「根據其他地方的前例,相信會更好,也一定能維持這裡原有的風格,不會變糟的啦。」好充滿信賴的回答! 也許因為如此,下北澤的更新就在「寧靜」裡展開。
因為是東京朋友的生活圈,所以我們每次相約都在下北澤。要一起吃飯我就充滿期待,有些地方不是「在地人」帶領是無法知道的,就算知道(看見)也不敢貿然進去。這次她說要吃「東南亞風的日式湯咖哩」,之所以這麼「混搭」,是因為咖哩雖然來自印度、東南亞,但「湯咖哩」的吃法源自北海道,可說是「純日式」。而這種吃法反過來搭上了正宗的咖哩料理,生出了不少變化。
這是一家佈置成東南亞、印度等宗教風格的湯咖哩餐廳,純日式咖哩通常都偏甜而不辣,但正宗印度、泰式咖哩不辣就顯得不到位,所以餐廳準備了一張「加辣級數」菜單,看看自己想吃多辣就多辣。
但這張「魔法藥草辛世界」的菜單實在太有才華了,一看我就大笑:

「我先生每次都是『極樂』。大概是現實生活找不到極樂吧。」朋友(哼哼)。
我二話不說就是「暝想」。要是微辣一下就能進入暝想的世界,那真是太美妙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