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8

緊急備品

311震災週年後,對於世界其他地方來說,好像覺得可以將事件「歸檔」了,不過,對於當事者來說,離「結束」還遙遙無期。但是,就像這張笑著大喊謝謝,然後說「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的圖片一樣(笑臉對應四周無垠的廢墟實在驚心),無論如何都要向前走。


向前走的積極性是什麼呢?也許就是更加瞭解災害的本身、努力發現各種資訊,盡力做好準備然後進入生活的常軌。

一年來關於關東「直下」大地震的預測幾乎沒有間斷,地質圖的地震危險區用紅點標出,密密麻麻佈滿東京灣,令人怵目驚心。核電廠因為極度不安全因此全民共識讓它停擺。這些新聞也不時在台灣的新聞裡播出,結果,有朋友談起忽然說:「日本好可憐,又有地震又有核災,還好台灣都沒有。」

「還好台灣都沒有。」
!!
不知為什麼,這種「悲天憫人」讓我感到「頭皮發麻」。
因為,也許不是「台灣都沒有」,而是「台灣都不知道」──不想、或者沒能力讓大家知道。以及就算知道了,也不想、或者沒能力處理。

處在相同地震帶,比日本還更「彈丸之地」、卻有全世界數一數二不安全的核電廠的台灣,看見關於日本對於未來災害的精密研究(或預估)時,生出的擔憂或恐懼,應該不是「日本好可憐」吧,從另一方面看,是許多人在投入「未來的準備」,希望這個國家能繼續前進,就算有著「人定無法勝天」悲傷,卻不想有坐以待斃的態度。

東北世紀震災之後,大家對於世界動不動就震度5震度6的地震似乎都習以為常了,但震度5震度6的地震其實就足以造成摧毀性的傷害,台灣也不是沒經歷過。在那之後我們的準備是什麼?

311週年回顧,這一年來「緊急備品」的裝備經常賣到缺貨,但業著也推陳出新,裝備儘量以輕薄為原則。
原來地震緊急備品的齊全裝備有30項。


諸如
.五年期限飲用水4瓶
.罐頭食物3餐
.簡易廁所
.救援工作表
.懷爐(手中暖爐)2個
.戶外用小刀
.創傷保健用品
.口罩
.外套
……

所有想像得到、和想像不到的,我所準備的大概只有五分之一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