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21

年貨

應該有十多年,我們辦年貨已經不再去迪化街了,一方面是可買南北乾貨的地方不只一處,迪化街好貨未必便宜,又劣貨與贗品充斥,桶裝零食來路與標示不清,東晃西晃、到處試吃圖個年味的心情也無存了。但今年家裡辦年貨我還加了一項叮嚀:不要買日本漁獲。因為如此,每年買一次的「罐頭類珍品」通通改成了台灣貨或南美貨。突然省了不少錢。

身邊像我這樣介意日本食物的人好像不多,日本高檔貨的形象在台灣似乎很「永恆」,大選剛過,廢核話題完全沒在選舉中發酵,顯示大家無所謂的態度(反正中國也一堆核電,台灣也離不開吧),也許想到黑心食品到處有,輻污什麼是遲早的事也無可奈何,所以儘管放開心胸的吃了。

日本食物未必都有輻污,東日本、西日本、九州差很多。但因為台灣的產地標示往往只標「日本」,傳統市場也是籠統一句「日本來的」,教人無法分辨。基本上東日本食物都是高危險,我在東京連來自東京漁場的「味之素」也都不買。靜岡綠茶我個人是不喝的,家裡也跟著不喝。宇治雖也波及,但非喝不可還是比靜岡好吧。不過我也沒買了。

我非常喜歡綠茶抹茶,也喜歡日本生魚壽司,但無法吃就不吃(喝)了。朋友知道都覺得太困難。

年末去了知名冰淇淋店,看見冬季限定熱抹茶,非常動心。知道產地標示是京都宇治,稍稍鬆了一口氣的點了。這是從去年春天以來睽違多時的飲品。喝下的那一瞬間覺得好溫暖,年末以來公事私事上紛亂沮喪的心,好像被奇妙的撫慰了。

元旦前照例收到Tomoko多年來不間斷的賀年狀,我寄了台灣烏魚子去,她高興極了。雖然烏魚子受日本人歡迎,但其實不是所有日本人都知道烏魚子。關西、九州地區的人多半知曉,關東就不一定。基本上要到過台灣的人才懂得這種食物,所以送烏魚子給東京人有時是為對方帶來難題的。

去年和Tomoko在九州重逢的時候,我提到了對東京食物的憂慮,Tomoko有點同情的說:沒關係在九州盡量吃!最後還讓我帶了福岡知名綠茶「八女茶」回來。台灣販售的日本茶以靜岡綠茶、宇治抹茶最多,這當然是兩大產地代表。要不是因為311核災,我就不會把眼光移開,也沒有機會認識其他產區。

在無法安心喝靜岡和宇治茶的時候,把Tomoko送的「八女茶」打開,熟悉的綠茶香撲鼻而來,好像有很多很多逝去的美好也通通回來了。

送走兔年迎向龍年。

最近龍年吉祥話紛紛出籠,在一片吉祥如意又文謅謅之中,其實我……我腦中浮現的是「一尾活龍」!是不是「聳擱有力」的正宗台味啊哈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