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一片端午氣息的六月初,日本311震災即將進入三個月。到了第三個月,國際媒體的熱度逐漸下降(每天都有新的問題不是嗎?台灣被塑化劑搞得人心惶惶,歐洲被新型大腸桿菌o-104的死亡陰影追著跑),可以正常生活的都回歸正常生活了,只有活在災區的人才知道事情根本沒有過去,不再受到關注之後才是災後社會需要長期面對的問題。日本沒有那種天天叩應熱炒(吵)話題的亢奮節目,三月回台灣那時,看到某個主持人和來賓始終處在「高血壓」狀態的節目,幾乎天天討論福島核電的驚悚。雖然福島核電的確實是驚悚的,但與會人士無一專業相關,卻語出驚駭,仿若核災即如外星人將攻佔地球一般,如此神秘恐怖不可測。大概是要讓大家聽完嚇出一身冷汗,然後洗澡睡覺,像每天該做的運動一樣?
沒有「熱炒(吵)」的節目,看樣子一片「冷靜」,但某電視台整理了前一週大家票選最關注的新聞話題,前十名如下:
前十件就有八件和地震相關,更不說前五名都被地震包辦,看起來「不相干」的菅直人不信任案無疑是地震的延續。大家擔心災區的失業率、憂心被颱風豪雨侵襲的苦難;關心核電輻射的狀況、難解的課題;以及有關夏日節電、四年後將提高消費稅至10%的民生消息。
新聞節目與類新聞節目都持續關注災區與地震、核電相關訊息,有新的延續性與「進度」,這個議題就不會「過去」。不會過去,也就是在為未來作準備。也許這不是跑短線的「熱炒(吵)」節目可以理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