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9

生魚

日本東北震災不僅帶來人間的慘劇,也重創了觀光業。因為北海道旅客幾乎近半數都來自台灣,所以最近北海道觀光局特地率團來拜會立法院長,希望台灣旅客能繼續到北海道去旅行。地震的陰影,核災的恐怖的確讓人裹足不前,但最重要的原因應該也在於海洋的輻射污染,使得日本海鮮(特別是深海魚類)令人無法安心,以大啖美味海鮮為重要賣點的北海道旅遊當然頓失吸引力了。

在東京的我,是經常吃生魚壽司的,因為住處附近就有兩家漁場直送壽司專賣店,每天都會推出經濟實惠的壽司組合,包括握壽司、海苔壽司、散壽司等等,新鮮又美味,不開伙的時候,挑一盒帶回家,配綠茶喝,是最簡單健康的一餐了。

但漁貨的污染風險,直接衝擊的就是生魚壽司店,應該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大家不太願意光顧壽司店吧。不過,也許我們無法想像日本人對海鮮的依賴,不吃魚類幾乎等同無法生活。大口吃生魚就像是「正常生活」的宣示,即使是自我安慰也好,不然日子很難過下去。

重新回到東京之後我該如何面對我的飲食呢?Y說因為地震,原本有好多家約好要帶我去吃的餐廳都來不及去,可是:「現在呢?……」她問。剛開始我以為她是在問那些餐廳不知還開不開,但知道一切生活都「如常」、餐廳依舊熱絡之後,才明白她是在問我:「現在呢?妳願意外食嗎?」

那麼,我願意嗎?
或許當我非常認真在思索這個問題的時候,便正呈現了身為在地人與外國人的不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