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不禁想,買一送一的東西最後被糟蹋掉的會有多少呢?因為有些想做的事情跟單不單身、有沒有伴其實沒關係,就是想一個人去做。譬如看電影、喝咖啡暫歇冥想、中午趕急覓食之類的……就是有不想/不能被干擾的時候,買一送一、「二人同行一人免費」對這些人而言就是完全沒優惠,因為寧可放棄也不願隨便找個人「分享」而壞了「獨享」的興致。可是如果直接給了優惠,這些人也許就願意一次、兩次、多次的上門。這種廣大的「單身人口」帶來的商機難道業者沒有意識到嗎?
我當然也知道這是一種商業策略,就是單品直接優惠降價是「危險」的,因為價格一旦調降,之後要調回來,在消費者心目中就是「漲價」,漲價給予的負面效果太強大了,所以寧可維持原價,用買一送一的方式調整。未必是懲罰「孤僻鬼」,可是還是很討厭啊。
我最難消受的「買一送一」首推電影票,這種信用卡優惠吸引不了我(應該是給想要看電影+聯誼的人用的吧),票價直接刷卡優惠才真的有誠意。這也是我不常進電影院的原因,畢竟現在票價貴得驚人,如果又看了一場令人無言的片子,真會覺得何苦來哉。買一送一則還得找品味相同(真的很多品味相同的都不是自己的另一半啊)、時間也能配合得來的朋友,地老天荒也看不到幾場。
最無言的是星巴克買一送一。被同是統一企業的7-11CityCafe打得難以招架的星巴克咖啡,也許剛開始的買一送一很有吸引力,但之後就疲乏了。幾乎人人手中都有幾張買一送一券(或從7-11集點、或是ibon購票憑證),但喝咖啡這件事是充滿機動性的、臨時起意的,走一走累了,想歇息、想放空、想慰藉一下疲勞的自己,升起「喝杯咖啡吧」的心情就去喝了,哪等到像吃披薩那樣呼朋引伴的時刻呢?想著有買一送一券,掛記著在年底前要用掉,那樣的「不隨意性」,對我來說實在不是喝咖啡的王道。但不降價的星巴克對上便利超商的咖啡大戰,恐怕買一送一的策略在今年還是會持續下去。
我比較需要的當然是機票買一送一,而且是能先後用在自己身上的。現在雖然沒這好運,但是至少又有一張免費來回票到手了。因為是年票,所以我完全不用去算計要訂S艙等、K艙等、Y艙等……之類亂七八糟航空公司用來分段坑錢(?)的經濟艙艙等,不用顧慮票價的差異,只要有位子立刻飛。所以別人問我什麼時候出發我總說不一定,就是因為免費票的自由度,好像可以忽然飛走的樣子。
然後我開始清除所擁有的買一送一券、租三送一券、折價優惠券、集點贈等等,一一丟進垃圾桶,或送給別人。因為,在使用期限到來之前,我想,我是用不到了。
1 則留言:
買一送一的確是一種苦惱的事情。
讓自己想偶爾享受一下,都變成得跟朋友或情人特別約定才能成行的約會。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