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教書的朋友最近跟我說,收到學生來問「為什麼」的mail了。就是來問為什麼被當的,「他都沒有來上課,也沒有交作業,又沒來期末考。結果來問為什麼被當,妳覺得我要回答什麼?」我知道朋友的重點,難道自己不知道做了以上那些事(或者說沒做)就是會被當嗎,卻這麼「勇於」來問為什麼。這個就是答案了,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真的也不知該回他什麼。後來才發現,這種「為什麼」的發問非常多。考試交了白卷,來問「為什麼被當」、完全沒上課,也來問「為什麼被當」,還有離奇的是另一個朋友請學生回答問題,學生不高興的說「為什麼是我?」「我哪敢亂點呀。」朋友說:「因為這個單元就是他負責的所以才點他,結果他問為什麼。」不考試只交報告的也很無奈,報告黃春明小說,從頭到尾只有一句話「我覺得他是一個很重要的小說家。」被當後也來問:「為什麼被當?」交作業三篇有一篇是原封不動抄自網路,結果成績不理想,也來問:「為什麼?我只抄一篇而已。」
我這才想到,之前有遇到預備去日本當交換學生的女生,因為一直沒跟指導教授聯繫,日方的對口單位只好來詢問,結果女生說:「為什麼教授不跟我聯絡?」聯繫上後,女生一直要求指導教授幫忙處理瑣事,甚至要對方去幫她報名在日本的日檢,對方終於透過對口單位表達不滿,女生說:「為什麼要生氣?日本人真是奇怪。」
這麼多為什麼,誰說台灣學生不勇於發問呢?特別是與自己利益相關的時刻,絕不退縮。但除此之外,不想、不關心、也沒能力發問,這不是「勇不勇於」的問題。
卻只是,能收到「為什麼被當」的發問好像還是幸福的。有朋友處在「不可當人」的壓力下,幾乎身心俱疲。在「狂搶」學生的中後段大學,設法留住學生就是一種生存遊戲。學生當然也心知肚明。老師只好給題目又給答案,還作總複習,結果還是一堆交白卷的(擺明不學習,但我們是「金主」,你敢當嗎),這是學生集體霸凌老師吧,不學習、可畢業,這種偏差的價值觀是什麼大學教育呢?
廣設大學的後遺症一一襲來,殘酷的生存遊戲存在於學校、老師,與師生之間。
然後,大學的教育也終於是一場生存遊戲,無法再問為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