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台灣人,她是日本人,有時候我們對於自己「國土」的瞭解還得靠著外人。
這一路走,彷彿可以明白那些吸引S的元素,我也是喜歡的。雖然我並不會去擠知名的「花園夜市」,也很難坐在騎樓一邊揮汗如雨一邊大啖小吃(熱就會翻臉啊我),也不想跟大陸遊客擠著上赤崁樓。但是東晃西晃,覺得這個城市有一種獨特的文化底蘊,就我這個外人來說,無論吃的看的都有意思(動不動就百年、五十年歷史的小吃美食也真是太強大了)。
但除了台北,交通問題對遊客一直是個麻煩,假日的觀光巴士發車還算密集,而且車上解說員都很盡職熱心,不過非假日應該就要等到地老天荒。有老弱婦孺的我們搭了兩次計程車。這兩次讓我印象深刻。
司機A簡直是司機兼導遊,在前往我們的目的地之前,沿路介紹著當地的地景與歷史,如果有經過還把車速放慢讓我們瀏覽一下景觀,然後介紹食物,建議我們中午可以前往哪裡,動線如何安排等等,對我這種「冷漠的台北人」來說,一陣子之後實在覺得他很「吵」。不過並不討厭就是,因為A司機對這個城市的熱情與愛意,讓我不得不有點尊敬。
司機B就完全相反。搭上車後報出目的地,他便開始說「那裡其實很無聊,也沒什麼好看,你們一定會後悔。」對於在地人這樣的「真話」,我們有點尷尬,然後說剛剛去了XX,所以想順道來這邊。結果他說「剛剛去了XX?很醜吧,其實也沒什麼好去的。」咦?這……
結果他一路開一路批評:那裡很亂、那個好吃都是騙人的,結論是「其實台南也沒什麼好玩的。」遊客頓時覺得自己變成傻子。這輛車不太乾淨,司機旁有一大桶吐一半的檳榔汁,加上他兇兇的語氣,小孩心裡很害怕,下車都說頭暈。
這是在地司機A和司機B關於的城市敘述。
怎麼辦呢?這樣的在地敘述。
melbourne cleaners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