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 coast accountant Counter
初秋要離開東京的時候,城市已經開始換季。我非常喜歡「季節感」明確的地方,雖然季節感明確,時間的流逝也很明確,但至少有種「空間是活水」的感覺,生命彷彿也可以被洗滌。城市的換季不是指紅葉的出現,不說東京的紅葉要到十一月才有(當然因氣候變異也不見得一直如此),就算要看紅葉也是在箱根或日光,不會是在車水馬龍的都心。城市裡,百貨公司的換季最明顯,我初夏到東京,店裡還一片「安靜」,一接近八月的盛夏,彷彿「唰」地一聲,立刻換上繽紛的夏季浴衣、七夕的彩球、中元(お盆)的禮品,非常有夏季的「熱烈」。
八月底就有一些初秋的味道了,到了九月,雖然正午還是曬,早晚就進入秋涼的吹拂。百貨公司還是最早就換季,八月一過,大廳立刻擺上秋天的「京菓子」大展,一邊還擺上京都的秋季行事。因為就要返台,所以那時經常跑去百貨公司挑禮物,每次經過這個攤位,都會忍不住觀望一下。
手工的點心不經放,有的低溫保鮮期甚至只有一天,冷藏存放立刻變味。除非買了立刻上飛機,下飛機直接吃掉,不然很難作為伴手禮。我不太吃甜食,特別是京菓子,經驗中甜度極高,只能吃上一小口。所以雖然我極感興趣的看著那些幾近藝術品的京菓子,卻不會想買,當然,其中原因之一也在於價格不菲。
像這個我感興趣的「竹取物語」,用國產黑豆以及秋天名物大顆和栗烤出來的甜點,外表用竹葉包裹,一份要價¥2310,無法只買一小塊。而且像這樣的東西買來要大家一起吃才有價值,若一個人在住處默默的吃著,想來有點悽涼。
百貨公司以外的地方也有換季的味道了。雖然我經常喝咖啡的那家羅多倫,窗外的銀杏還是很綠,九月中是不會變黃的,但很奇怪,整個街區就是散發著「秋天到」的訊息。
我的感覺並沒有錯,城市在你不經意的小地方,一點一滴的換上秋天的臉。那天我搭京王線往井之頭,車門開,映入眼簾的是一排雜誌的海報,看看上面的女模裝扮以及背景,正是這個城市換季的秘密。就算當時是正午,我的大腦彷彿也被指示:那是秋陽,不是夏日。

經歷了初夏盛夏初秋,感受到季節流轉後回到台灣,在飛機上看新聞,發現爭論的、吵鬧的那些「口沫橫飛」議題,居然跟我離開之前是一樣的。四季不明顯的台灣,連話題都沒有更新。一時間有種世界不知已經滾了好幾圈,我們還在原地踏步的錯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