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無論如何都覺得現在來說〈崖上的波妞〉是很「詭異」的,尤其是在寒流襲來的最近。因為怎麼看〈崖上的波妞〉都非常「夏天」:海洋、人魚、雷雨、短衫、棒球帽,以及放暑假的「娃娃」們。看電影的時候彷彿也該把衣服脫到只剩下背心單衣,而不是恨不得把自己穿得毛茸茸打扮成愛斯基摩人。因為放映時間的關係,使得〈崖上的波妞〉在日本與台灣有兩季的「時差」,正好分屬極熱與極寒的兩端。當〈崖上的波妞〉在2008夏日衝破日幣一百億票房,在日本各地熱映的時候,台灣則有〈海角七號〉意外捲起四億票房的熱潮。一百億日幣和四億台幣的差別、國際大導跟本土新導的位置,也許無法在同一個基準上衡量。但至少有一個量尺非常直接,就是2008年的七、八兩月,走在東京街上,幾乎每一個小孩都在、都會唱「波妞」的主題曲,就算是大人,也沒有不會哼上幾句的;而每一個書店、賣場,一定會有播放「波妞」的螢幕,然後一定圍著一堆拉不走的、正在放暑假的小孩。
宮崎駿說:「這次我要做一部五歲孩子就能看懂的故事。」是否引起孩子的共鳴,根本不必看票房,走在街上就知道了!所以,〈崖上的波妞〉從夏天一直「燒」到冬天,也許接著全球跑一遍會「熱燒」個一年也說不定,這就是國際重要大導的位置。而且,我的確很喜歡宮崎駿,以及他的動畫。
那麼,我要說什麼呢?我要說,我必須承認,我真的不是五歲的孩子。
我說過,因為閱讀和我的工作太過靠近,不免還要有「一本正經」、得以公開議論的態度與準備,但看電影就不必,我看電影「不工作」,就是很「自由」,很「觀眾」。看〈崖上的波妞〉的我,是一個沒有帶小孩的、獨自去看電影的、熟悉吉卜力所有動畫的「成人觀眾」。
如果把宮崎駿動畫粗分兩線,我認為有一線較屬「成人系」,就是意象豐富,承載的理念也比較多,譬如〈風之谷〉、〈天空之城〉、〈紅豬〉等,而最後的〈神隱少女〉我最喜歡,私心以為是巔峰之作(至於〈霍爾的移動城堡〉或〈地海戰紀〉是改編他人原作,而且……就「略過」吧)。另一線則屬「兒童系」,就是溫暖的、純真的、可愛的、充滿天馬行空想像力和創意的,譬如〈魔女宅急便〉、〈龍貓〉,而〈龍貓〉當然是經典中的經典。
吉卜力工作室的製作人鈴木敏夫接受雜誌專訪時說,因為自〈龍貓〉之後,很久沒有再製作一部「簡單」而動人的動畫了(是在說「莫名其妙」的〈地海戰紀〉嗎),所以〈崖上的波妞〉可以視為〈龍貓〉的續集,是以五歲孩子也能看懂為前提製作的動畫。
雖然如此,〈崖上的波妞〉當然不是只給五歲孩子看的,就像〈龍貓〉裡的小米一家,親情的聯繫、天真的憂慮與可愛的想像,以及「龍貓」森林的成功塑造,就是「簡單」的說一個故事,但從此深入人心、歷久不墜。只不過,說是〈龍貓〉的續集,對我來說〈崖上的波妞〉一點也無法撼動〈龍貓〉經典,甚至相提並論。
第一眼馬上覺得「波妞」的樣子根本是〈龍貓〉裡小米的翻版,再來馬上發現小美人魚的「老梗」,接著大海裡的垃圾立刻連結到宮崎駿最愛的環保主題……然後並沒有像龍貓森林那樣「無中生有」卻又「栩栩如生」的世界。我真是一個「不單純」的成人,無法像戲院裡滿席「無污染」的小孩一般「放空」的進入宗介與波妞的兩小無猜。
波妞父親為了阻止波妞成為人類,興起漫天大浪,具備「海洋之母」意象的波妞母親適時出現,一面溫柔說著古老的傳統中,人魚變成人之後,若無法讓對方喜歡自己,魔法就會從此消失,一面問宗介是否願意承諾愛護波妞,這樣她就安心讓波妞成為人類。看到這裡我又忍不住很「成人」的想:要五歲的小孩做這個承諾會不會太沉重?小孩天真的點頭說「嗯,我會」。想起「成人」不可知的未來,真是令人「感慨」啊。
所以我說,我必須承認,我真的不是五歲的孩子。也不會很想收藏〈崖上的波妞〉。
但是我還是喜歡宮崎駿的動畫,喜歡〈崖上的波妞〉兩位配音的女演員:山口智子和天海祐希。宮崎駿接受訪問時說邀請這兩位的原因,是因為他需要具有女性味道,又帶有男性中性特質的聲音。啊,這也正是我喜歡她們的原因。
6 則留言:
我是兒童系的
我愛 魔女宅急便
還有 龍貓
呵呵!
我也很愛〈魔女宅急便〉和〈龍貓〉,還擁有一隻黑貓琪琪的玩偶。
〈波妞〉就還好。
話說上禮拜跟室友一起看「小螢的青春」重播,正逢寒流來襲,室友看到裡面的人物穿著無袖夏裝或短袖,就會幽幽的說:「短袖耶」。於是我就會接一句:「還有啤酒耶」
接著便感覺有一股寒風從窗外吹了進來....
是呀,〈小螢的青春〉也是夏天戲。
2007夏天剛好也在東京看到。啤酒啤酒,就是日本夏天的暗號啊!
(-->真恐怖居然已經是「前年」了……)
昨天去看了波妞。覺得這種電影跟一堆小孩看真有趣。其中有一幕,宗介和波妞睡在沙發上,電影院裡就聽到一個小孩很大聲的說:「他們睡在一起耶!」XD
不過看波妞對我來說比較像是「宮爺爺作品回顧展」。老先生愛用的各樣元素一個都不缺啊,完全可以從熊貓家族一路連到霍爾的移動城堡。:p
所以,是全場「充滿」小孩的特映會?XD
(「波妞」主題曲有種「鬼打牆」的制約魔力吧。呵。)
嗯,〈崖上的波妞〉就是很吉卜力,只是沒有驚艷。
但我很尊敬這個團隊,有種「我們會全心全意創作到最後」的光亮。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