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 coast gardeners Counter
進入八月後,我又開始採取一種「自虐」的模式在逼迫自己完成夏日的功課。譬如:「yhh妳8╱15之前沒寫完這個,就不准……」「yhh妳八月底之前沒看完這個,就不許……」「yhh妳今天沒有完成這個,就別想……」成天就是這樣陰魂不散的聲音追著自己跑,漸漸覺得自己在東京跟在台北沒什麼兩樣(除了每個星期一可以看到年華老去的SMAPxSMAP之外)。當然,有時候會有一些「正向」思考,譬如:「yhh妳寫完這部分,就可以去喝咖啡。」「yhh妳完成這個工作,就犒賞妳去看宮崎駿〈崖の上のポニョ〉。」聽見這種「恩惠」的聲音,自己還真感動萬分。
反正我本來就是那種會聽見自己聲音的人(參2008.6.7〈自己的聲音〉),所以也不會認為自己因為獨居而精神分裂。到底有什麼火燒眉毛的事呢?其實做我們這一行的,如果不自己訂下一些規矩,時間真的很容易在冥想中度過,因為老是想想想,腦子裡一團亂,總是覺得還不能下筆、還無法下筆、還不到下筆的時候,就拖著,結果日子也過不好,成果也出不來。然後驚覺光陰似箭,惡性循環。
自己給的夏日功課包括一篇「必須的書寫」、一份「必須的工作計畫」、「閒書櫃的閱讀」,以及額外接的工作。唉,為什麼一年之中完整的、不受干擾的時間這麼短,偏偏「必須的閱讀與書寫」是最耗時的,當進度落後、夏日所剩無幾、看見跟著來東京的「閒書」還乖乖放在書架,真不是嘆一口氣就能解決。
其實今年最重要的夏日功課,應該是三個月的東京體驗吧,不過,進入八月不知怎麼心情就無法繼續的奢侈。也許禍首還是酷熱,厭食厭事厭人類,成天躲在室內閱讀、書寫、上網,然後看見政客現形、棒球連輸,整個就是中元節大鬼出籠……此時發現自己逐漸把「東京時光」過成「台灣時光」,十分震驚。
我一直是用「不會再來」的心情在這裡過日子的。在最初的見面後,我不再見過M教授(他也未找過我),除了必要跟助手提出協助之外,也不曾找人聊天。徹底一個人的我,徹底一個人在面對異地生活。把自己變成中空的載體,讓不同的訊息湧入,在其中盡情的舞動著。好的是許多地方必須試著去衝撞,壞的是很容易退居在自己的殼裡。
還好八月十五之後,東京氣溫明顯改變了,雖然白天仍有30度高溫,但是風的「基底」是有涼意的,在我回去之前,不知能否遇到秋天來探頭?
如果在這裡體驗過四季將會是什麼景況?――雖然曾經這麼想過,但是,能這樣度過2008的夏日,對我來說,已經很足夠了。
5 則留言:
"徹底一個人的我,徹底一個人在面對異地生活"
我也想這樣試試
看看自己會變成什麼樣???
小花,
妳快"開工"了吧?
看來是無法"偷跑"了。
因為老是想想想,腦子裡一團亂,總是覺得還不能下筆、還無法下筆、還不到下筆的時候,就拖著,結果日子也過不好,成果也出不來。然後驚覺光陰似箭,惡性循環---------完全是昔日寫論文時的生活寫照
Joy,是「不堪回首」嗎?呵呵。
有點。
最近和第一屆的聊天,獲知兩個我們認為有能力畢業的「學長姊」居然都沒畢業(六年到了),很驚訝!最後結論時,他/她們放不下對「著作」的「堅持」。
寫論文有時要帶點「有寫就好」的「信念」才下得了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