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ksmith australia Counter
雖然在工作上講求效率,但對於旅行,我是「懶細胞」上身。所以,有一種旅程╱航班幾乎做不到我的生意,就是「早去晚回」。每次看到這種似乎大受歡迎,可以「津津樂道」做為強力宣傳的賣點,或者旅行者大力推薦的「好康」經驗談,都被我列為「最糟計畫」,暗自嘀咕著:「幹嘛為了去玩這麼拼命啊!」度假前一晚下班回到家可能已經六、七點,吃飯梳洗還要整理行李、交代事情,能安心上床保準已過十二點。還不知道幾點才能入睡,就為了搭早上八點多的班機,六點多必須到機場、最遲五點半要出發、不到五點一定要起床,弄得神經緊張。然後一路用亢奮心情支撐著旅程,玩到上班前夕最後一刻才上機。
晚班機抵達台北約晚上十一點,出關等行李加車程時間,到家匆匆梳洗將自己扔到床上不會早於凌晨一點。隔天鬧鐘一響趕緊起身衝去公司,才坐下還沒工作,疲倦感就全面襲來。這時心裡便忍不住哀呼:我……我……好想去度假啊~~
對於本來就習慣早起晚睡,或者體力超強可以摩拳擦掌期待「早去晚回」大玩一場的人,我是真心羨慕/佩服的。不然只為了「早去晚回」玩到「油盡燈枯」才覺得夠本,對我來說跟瘋狂撈本吃到飽的不健康是一樣的。
曾經也打過這樣的如意算盤趁著短短休假去香港,興致勃勃搭了早班機,誰知人都到了機場卻好像還沒醒來,上了飛機彷彿椅子還未坐熱就準備下降,一路精神恍惚抵達願意讓我提早入住的飯店。一進房看見床,心裡就想:不如睡一下吧。結果一覺醒來居然已是日暮西山,屋內一片黑。我呆呆坐在床邊,不禁悲從中來,不知一大早睡眠不足趕早班機究竟為了什麼……
難得去玩嘛,就徹底玩一下囉。有人這麼說。
我的「徹底玩一下」就是徹底放鬆,雖然不到失去時間概念的地步,至少不要再跟時間賽跑。睡到高興才起身,看到過癮才離開,發呆冥想到快「入定」才驚醒,就算「蹉跎」一些時光也無所謂。
當然,旅途中不想錯過的、該「振作」的時候,我還是很振作的,可是開始與結束都處在「備戰」狀態,還真是讓人輕鬆不起來。所以,「早去晚回」無法引誘我啊,看到這四個字,我腦中浮現的只有「累」而已。
和短程線「早去晚回」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長程線的「晚去早回」。歐美旅遊線業務口沫橫飛的推薦著:「我們這種『晚去早回』的最好了,下了班正好搭機睡覺,一覺醒來就是白天,下機立刻走行程。回程也在機上睡一覺,下機正好可以去上班。可以少請兩天假呢!」
可是對於難以在機上入睡的我來說,聽來簡直像惡夢一場。可以想見忙了一天後上機無法入睡的煩躁,下機當天的遊玩一定毫無興致;回程帶著旅途的疲累恍神,下機後居然立刻要去上班,我……怎麼這麼命苦啊。這業務員出的是什麼「餿主意」?
但是因為這「早去晚回」「晚去早回」是大家公認的「好康」,所以航班也多半依照這個準則而定,很多時候便成為我去某地旅行的「障礙」。只能說我對玩樂這件事真是太「不合群」,也太不敬業了。
去年去新加坡時便因為航班問題研究了許久,國產航空不是因為飛安堪慮,就是時間太早,最理想的新加坡航空票價足足高了近一倍。左右為難中,正要投降去「拼」清晨的航班,心裡的那個聲音又浮上來:「幹嘛為了去新加坡這麼拼命啊?」跟同行的C說的時候,很快得到回應:「是啊,我也不想為了去新加坡這麼拼命。」真好,有共識的旅伴真是好。
在睡飽飽後從容上機,在身心充分放鬆「修復」後回到工作崗位。就算目的地沒有想像中的精采(或者很糟),因為沒有虧待自己,仍可咀嚼度假的美好。
2 則留言:
時間安排好重要阿~
最重要的一定得適合自己~
這次出遊跟同行友人在時間的安排上有不同意見~
產生小尷尬~
好在沒擴大~
旅行真的是很好的友情試煉呢:)
嗯嗯,如果不想單人旅行也不想隨團旅行,旅伴的確很重要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