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開始依靠想像力了,把出差想像成旅行,把開會想像成午茶PARTY,曾經必須天天搭捷運去萬芳社區時,就想像自己是日劇裡在東京通勤的OL,角色扮演神遊其間,相信會有美好的事情發生。
哪裡像啊?有人強力懷疑。真是的,就是因為不像才需要想像力。我用想像力來面對工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這樣一回想,才發現好像是從一開始工作就是這樣了,那麼,這樣是正常的嗎?
如果我擅自把工作狀態分成三種類:一、永遠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報酬不錯而且做一輩子都不厭倦;二、工作還算好但其實不是很喜歡,靠著自我調適還可以元氣滿滿的持續下去;三、不能問這工作喜歡不喜歡,反正為了謀生絕不能放棄。那職場大部份的人會是在「二」還是「三」呢?(不猜「一」,因為想也知道「一」是難能可貴。)
我當然是在「二」了——應該說既然不在「一」,一定要想辦法留在「二」,說什麼也不願意落到「三」的境地啊。
想像力發展到極致,會出現一種「看見自己分身」的狀態,這是我在內湖上班的那些年就發現了,可是不太能跟別人說,因為要不被認為是個「愛作夢的女生」,就是被同情「該不會是精神分裂」了吧。
在工作現場滔滔不絕說著話的時候,眼前是現實的畫面,半空卻會出現「自己想要出現」的畫面,那個分身的自己還會抬頭招呼,跟現場「身不由己」的自己微笑。
我曾經看見心目中的美好秋景浮在半空中,空氣裡瀰漫著茶香與奶香……有人在紅葉樹下煮奶茶。我喝了一口,幸福立刻竄進我的血液。視覺與味覺如此真實,思緒彷彿已飄向遠方,但不可思議的是,我仍頭腦清楚的在現場說著話,沒有失誤。
之後我告訴同事,剛剛一邊工作一邊睡著了,並且作了一個歷歷如繪的美夢。沒有人相信是真的,也不想理會我,因為當時有人幽幽說著,希望以後不要在二樓以上工作,不然工作結束後走到陽台,都有往下跳的衝動。聽見這樣的工作告白真是令人驚悚,用想像力應該也無法醫治了。
但我卻記得有一次,當心緒又神遊至遠方的時候,忽然看見正前方的牆縫中飛出一隻小鳥,然後很快消失在窗外。「啊!」那不是想像的,我忘情輕呼,中斷了工作,所有人都狐疑地看著我。
我沉默著一直等到下班,然後一個人站在牆壁的裂縫下靜候著。果然看見一隻毛毛的幼鳥從高高的牆縫中探出頭來,因為養過鳥的關係,我知道那是一隻阿蘇兒鸚鵡。再等一會兒,之前看見的那隻成鳥飛回來了,身手矯捷的鑽進縫中,兩隻一起消失。
多麼奇妙,我對自己說,真的有美好的事情發生了呢。我於是知道自己也快要找到新的人生出口。
童話故事裡的女孩總是說:窮人需要有想像力,所以才能活下去。其實,有時面對工作,情況也是一樣。
2 則留言:
請YHH小姐為我們傳授上班冥想祕技吧~~先代眾多上班族叩謝了~~
小島的冥想能力是「會飛」啊,比「分身」更酷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