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某家連鎖咖啡店喝咖啡,店員問我是要帶走還是內用,我說內用。她一邊聊天一邊用紙杯裝咖啡,準備放進紙袋時,我忍不住提醒:我要在店內用!店員道歉後,將紙杯咖啡放在托盤上說:請慢用。
看著那紙杯咖啡,忽然有種委屈的感覺。
總覺得紙杯咖啡出現的場合不外乎是外帶啦、開會啦、工作提神啦,重點就是把咖啡「倒」進肚子裡,沒有其他。我不酗咖啡,也不懂咖啡,但如果決定去店裡喝咖啡,就代表我有一點時間可以坐一下、休息一下、悠閒一下,並不只是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實在不喜歡被用紙杯打發。
只用紙杯待客的店,除了外帶,我幾乎不光顧。不知為什麼百貨公司內的星巴克都用紙杯,我去過據說營業額全台第一的微風店,光看它用掉驚人的紙杯就覺得倒胃口。看來消費不低的店,連準備高溫殺菌乾淨的杯子也不肯,覺得真沒誠意。
讀周作人〈北京的茶食〉,裡頭說:「我們於日用必須的東西之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暫不論這類充滿「舊時代閒情逸致」的文章一出,身為新文學運動重要人物的周作人被時人罵得要死,這段話真是深得我心。
看起來無用的遊戲與享樂(這和金錢與貴族無關),有時就是生活裡的「一點意思」啊。要是用紙杯,我為什麼要坐在店裡喝呢?如果只是「結果」論,乾脆抱著茶壺把水倒進嘴裡,也省得洗杯子。
去富良野葡萄酒工廠的那時,因為人不多,所以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逗留在試飲區,試飲大約五六種的濃淡葡萄酒以及果汁。我其實不喝酒,但看見現場提供的杯子就很開心。壓克力的試飲杯做成一口飲的高腳酒杯狀,讓我忍不住躍躍欲試。
試了甜甜的白酒與玫瑰般的紅酒,還有薰衣草招牌酒和葡萄果汁,拿著小酒杯的自己真有品酒的錯覺,差點就壓不住理智要買酒(還好沒有)。你看,杯子的影響力果然很大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