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3

教養與同理心

找認識的航空公司票務組朋友先幫我劃好座位,這樣我就能高枕無憂的在一個小時前左右去機場櫃檯報到,不怕坐不到自己想要的位置(雖然必須承認這是小小的「特權」)。這次劃位的時候,對方細心的說:「因為接近暑假了,會有很多小孩,所以我劃經濟艙第一區最後一排的位置給妳,這樣後面就不會有人干擾。」其實我對機艙的配置並不瞭解,所以也不太清楚這樣劃位的用意,直到我在候機室等待搭機,然後上機坐定位置之後,終於體會了、並感謝對方的好意。

在候機的時候,已經有不受控制的小孩在奔跑了,上機後我看見有小孩一直收放著附在前座椅背的餐桌、或者不斷用腳踢著前座的椅子玩……

這時我想起有一年去加拿大,後面坐著一對夫妻和一個兩歲男孩。好動的男孩不停撞擊我的椅子,我回頭制止,那夫妻只是不發一語的看著我。等到男孩玩累睡著,我以為終於能鬆一口氣,豈知是另一場惡夢的開始。

那夫妻讓男孩臥睡,先用毛毯將椅座墊高,安置頭與身,雙腿居然就斜放在我椅背的餐桌上。男孩只要稍有動作或扭動身體,我的椅子就像要解體一般的晃動著。搭機本來就不舒服的我快要失去耐性,起身告訴那夫妻這樣是不對的,男孩媽媽柔聲說:「哎呀,小孩不躺下來睡不著呢。」我說那也不能讓他「睡」在餐桌上,媽媽又說:「可是如果放我腿上我腿會麻掉欸。」很理直氣壯的。

好不容易他們答應盡量不讓小孩亂動,我返身坐好,卻聽見他們私語著:「真無聊,小孩本來就這樣,一點同理心都沒有。」

我很錯愕,如果連父母都不想承擔自己小孩壓在腿上的「負擔」,別人又為什麼必須承受呢?

小孩當然是不受控制的,所以才需要教養吧。如果是因為飛機起降的不舒服引發小孩大哭不止、或baby哭著抗議肚子餓等等狀態,他人雖然感到被干擾了,當然也應該有同理心的忍耐才是。但是,把玩著餐桌、踢著椅背、在飛機上追逐奔跑、兩個孩子玩樂打鬧聲音驚人……坐視不管的父母說著「小孩本來就這樣」的話,不免有點推卸責任。

我沒有小孩,但有兩個小孩在我家長大,所以知道家庭教育的關鍵性。讓自己「輕鬆」,把干擾視為別人理所當然的承受,是一種很糟的教養。

有時候,小孩的胡鬧雖令人頭痛,但真正令人討厭的,是父母的姿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