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某些原因,有一短暫時間輪到我為家人洗手作羹湯。只為自己打理生活是容易的,為家人就不一定。從每日的菜單擬定開始,上班、下班、買菜、洗菜、烹調主食、準備水果、清理廚房,到晚上浴後將衣物分類清洗,記得在早上上班之前晾出去等等,每一樣都必須在行程中。
從來就不是主婦的我,在匆匆忙忙放下寫到一半的稿子去廚房,一邊烹調一邊等候傍晚時分會陸續回來的家人時,不停的告訴自己「妳是幸福的」,因為有值得為之烹調的對象;在摺衣服收衣服的時候,告訴自己「妳是幸福的」,因為這樣才是家的溫暖,妳並不孤單。
經過這樣的「自我教育」,即使只是短暫主婦,好像也還稱職的扮演著。只是,等到時間一結束,身心便不自覺有著「下台一鞠躬」的輕鬆。這並不代表我不愛我的家人、不願意付出。我只是知道,自己其實並沒有接受這樣的「幸福」,使用「催眠」法也不能找到真實的幸福。
女生被說「妳是幸福的」機率很高,特別是已婚的女生:「妳不愁吃不愁穿,先生又對妳那麼好,妳是幸福的」、「真難得生了一男一女,孩子又不用妳操心,妳是幸福的」、「公婆對妳真好,都不會管妳,妳是幸福的」。至於未婚的女生,大概就是:「能力好收入高,自由自在,妳是幸福的」、「父母都不給妳壓力,妳是幸福的」。
只是,「妳是幸福的」和「我是幸福的」,並不一樣。如果想用來勸人知足惜福,不要凡事抱怨,也許可以說「我覺得」妳是幸福的,不然有什麼權利能為別人下「妳是幸福的」斷語呢?
當然,被說「妳是幸福的」,好像有一種被社會肯定的價值感,但如果自己不能真正說出「我是幸福的」,這種價值感就會漸漸變成桎梏,等到有一天想掙脫的時候,愛妳/綁住妳的人便會說:妳不是幸福的嗎?
最近在歡送的場合裡,我聽見前輩男生對後輩女生的致辭:工作什麼的不重要,人生最要緊的事就是結婚,趕快找到好對象吧。接著有人又說:生孩子也很重要,大家要加油。(我差點以為自己坐在新娘養成班的場子裡,還是這個社會已經令人絕望到無法用所學的專業來面對未來?)
是開玩笑也罷(但聽起來不像),是真心也罷,能這樣理直氣壯的指導他人的人生真令我羨慕,因為我對自己的人生還有許多開放選項,對後輩根本說不出這麼單一的答案。
我一直以為幸福是一種感覺,無法被量化,也相信追求幸福需要勇氣,因為那也許不是別人期望你的樣子。
只是,所有人都可以大聲說自己是幸福的,卻無法說這就是「妳的」幸福。畢竟,我的幸福是什麼,只有我知道。
3 則留言:
即將成為新娘的我,偶然路過讀到此文,一時百感交集。
在婚姻及家庭裡失去幸福的女人,不知凡幾。
to:阿蘇
有緣在此相遇,雖然不知妳還會不會來.
但寄上我深深的祝福.
謝謝你的祝福,我很幸福。
也祝福你,諸事如意。
很喜歡你的文字,有空我會常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