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7

勵志的故事

在愈來愈趨近階級分明、難以跨越的現今社會,如何掙脫藩籬、對抗世俗價值,砥礪自我,終於走向人生光明路的勵志故事,總是被分享、再分享。

勵志故事就是很勵志(不然呢),重點當然是在主角內在掙扎與重生(再生)的部分,其他的部分,專訪(或自述)自然可以省略。可是,哪些東西省略了、不問了(或不寫),會不會有影響呢?

差不多我這個年紀(也許更輕),大概就是在分享人生故事的時候,也許台灣不大,同世代「同圈」的範圍也不大,勵志故事的主角在成長經歷中多少會有人際的重疊,那麼,那些自我砥礪而成功的故事,除了「自我」之外,真的沒有其他的因素會被發現嗎?

十幾年前劇場泰斗夫妻談到升學主義的困境,希望給孩子自由的空間,不要給壓力。所以……決定送小孩去國外念書。這種被視為突破升學價值觀的選擇,結論跟有錢人紛紛把小孩送出國其實也沒有太不同(沒有有錢父母誰有這種「自由」?)要說是文化人的自覺實在不必。

長期關注勞工運動、總是跟弱勢站在一起,擁有大批追隨者的學者,跟著眾人批評之前某貴公子市長候選人,說他一雙皮鞋要十幾萬。但他沒有說的是,他自己身上的外套一件台幣十八萬,買的時候很興奮說大打折真是便宜。只有內行的人才能一眼看出某公子鞋子的品牌和價錢,代表他也是「巷仔內」人。但這有什麼關係?並不是非勞工就不能跟勞工站在一起,而也許更需要充滿理想性的人來為勞工發言,但批評某公子的關鍵就不應該是那雙鞋子。

我認識的具備「革命性」動力的人,很多人來自富有家庭。無憂的經濟環境造就理想性色彩,天資聰穎,經濟的挫折很少,追求高度浪漫與挑戰,革命是其中的一種(看過《悲慘世界》的人,大概不會忘記法國大革命中的那名貴公子吧)。比起只會花錢把妹開著跑車玩轟趴的富二代,追求自我學習、追求生命價值,並且願意付出的「正向」熱情,當然值得肯定,社會也需要這種人。

可是如果要作為勵志故事,卻絲毫不提自己為何可以「無所事事」長達九年,一方面追求學術成就,一方面還能買房結婚養妻小,卻只說自己求學上的挫敗,而如何覺悟如何不放棄的珍貴過程,這勵志故事會不會少了關鍵?

最近看到一個學界勵志故事的分享就有這種感覺。成就是真的、努力是真的、海外求學的挫折是真的,如何苦讀而懷抱理想,不要計較賺錢或不賺錢,成為激勵年輕人的榜樣也是真的。但是……看的人難道不會浮現:一再的「浪遊」國外求學,精神著實可貴,但你的錢哪裡來呢?

這不是俗氣,而是真實與感恩,有了這個真實,才能提供對於自我處境的真正衡量。住的穿的都品味不俗,但現在的工作薪水(學術工作薪水是公開的)絕對買不起現在住的豪宅,以及內部裝潢。

來自家裡的資源(或任何人的資源)不能不提,能求學到中年才工作說是挫折,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條件。

譬如大家都喜歡的李安,我們都知道在他「不出世」的時候,等待、努力、堅持,雖然來自自己的信念與理想,但支持他「完整」生活來源的是他的妻子,看起來無關才華與機會,但因為有經濟與生活的支持,才華與機會才有可能在漫長時間中出現,這也是李安在「功成名就」的今日,訪談中無一不強調的。

堅持很令人敬佩,支持很令人感動,這種勵志故事很「真實」。

雖然不講的東西並不代表欺騙,但就是不夠真實。這樣的勵志還是很「階級」。





カウンター

2 則留言:

htomo 提到...

哈哈...是那篇專訪!

yhh 提到...

對呀。X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