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2

最喜歡

「無論如何我還是喜歡台灣」、「不管韓國中國現在是不是發達,日本多麼有教養,我還是很高興自己生在台灣」、「反正我覺得台灣最好啦,雖然也很亂」、「台灣最棒、台灣加油」……長久以來,聽到這種對自己土地的真愛宣示,無疑有一種「生命共同體」的認同與感動。卻不知為什麼,最近以來卻發現這變成無法繼續溝通意見的訊號了……看陸生上節目談論對台灣學生的看法,食衣住行輕鬆的、好笑的都可以自然談論,但談到對台生的觀感或建議就十分小心翼翼了。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長相清秀的中國女大生,態度溫婉,謹慎措詞的說:覺得台灣人都很愛台灣……嗯,就是常常說台灣很好,的確很好……只是就是說好像可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也不是說台灣不好就是……

小心翼翼的措詞讓大家都笑了,因為怕觸及到「敏感神經」的關係。這敏感神經以「防衛力」的方式表現在外人身上,大家似乎都能接受。但如果也表現在自己人身上呢?

如果想好好談論中國、韓國、日本等亞洲鄰國的關係或發展,也遇上這樣「不管韓國中國現在多麼發達,日本多麼有教養,我就是覺得自己很慶幸生在台灣啦,一點都不喜歡那些國家」的回應,對我來說,就像是收到「拒絕溝通」的符號了。

什麼樣的民族和國家,人們會一天到晚把「我最愛XX(自己國家名)」掛嘴上呢?如果這樣做,是常態嗎?

那天和朋友閒聊穿著,講到美式風格中「輕鬆與隨便」的界線,講到日本社會的制約,講到韓國人的國族意識,只是閒聊,所以也浮面。但因為從穿著講到文化,留美的朋友支持短褲、T恤、拖鞋的上班風,認為日本的拘謹是自我虐待,不得憂鬱症才怪。我說其實文化的制約每個社會都有,我很高興自己不是日本或韓國的女性,但311那時看見東京幾十萬人在夜間「行軍」回家,沒有暴亂、沒有搶奪、展現教養和秩序,店家也大方開門服務群眾,我終於體認到這個民族不管當家的政府是壞蛋或笨蛋,都會靠國民的力量把國家維持下去。我不知道台灣可不可以。
 
也許是最後一句「不知道台灣可不可以」觸發了敏感神經,所以我收到前述那樣的「愛台宣言」了。並說日本要償還歷史之惡,經過失落二十年應該還會再失落二十年,這是不認錯的代價。收到後我覺得:啊!那無法再討論了吧(特別是對他國看似詛咒的宣言)。 但其實我的話,也是深深的「愛台宣言」。那一刻我覺得我非常能體會中國女大生想表達的意思。
 
最近網路瘋狂轉錄的在台大唸書的韓國學生對韓國的批判,大家看到他說「在韓國很明顯能看到,達成競爭力後,人民並不幸福。」好像有點「高興」,也許讓大家拾回一種「看吧,幹嘛學韓國!」的自信心。但韓國學生大量自省、批判了韓國,仍然說「我無法否認韓國,我還是要認同南韓。」也說「臺灣反過來,好像太分裂了,自己最重要,國家不知道在哪」,「兩邊(台韓)都不滿意自己,這是永遠不會滿意的情況。」再多的批判和痛苦,當然為的都是韓國不是台灣,這是他深深的「愛韓宣言」。

日本社會有制約、韓國有制約,這些制約締造國家的成就,也看到缺陷,此後希望能朝幸福的方向前進。

「我不知道台灣可不可以。」其實是愛台宣言。
 
然後今天看見娛樂新聞報導了日本年末流行音樂會,文字稿寫著: 「關8」錦戶亮記得台灣小籠包好吃,「Hey!Say!JUMP」和女團「Perfume」都提到曾來台開唱,3組藝人提到了「台灣」。

Then?
這是愛台宣言嗎?這種娛樂報導「正常」嗎?……
「我最喜歡台灣了。」這樣說就可以的話,講一百次也無所謂。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