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朋友的先生得到帶狀疱疹,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有沒有要求自費用藥?」對方一嘆:「就是沒有(不知道)呀,醫生也沒有說,搞到現在痛苦極了。但應該是快好了。醫生為什麼不說啊?」曾經得過水痘的人,因為有水痘病毒在體內,之後都有可能得到帶狀疱疹(俗稱皮蛇),特別是在免疫力弱的時候發生。帶狀疱疹雖也具危險性,但致命性不算高,只是非常痛苦,而且怕有疼痛後遺症。疼痛說來簡單,但體會過的人都知道隨著神經攀爬而來的疼痛非常可怕,如果一輩子有疼痛後遺症,大概會有憂鬱症。
自費用藥(或打針)就是要在病發初三天黃金時間使用,除了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擴散,減少疱疹增生的不適,最主要是希望降低疼痛後遺症的產生。因為疱疹只要好好照顧,長完了、結痂了,就算過程痛苦萬分,像水痘一樣終究會好。但留下疼痛後遺症就麻煩了。
但自費用藥所費不貲(健保用藥當然也是有療效的),如果不是病人主動詢問,醫生很少主動提起,因為推薦自費用藥很容易引起病人誤會與不悅,甚至被投訴「醫生很愛錢」。如此當然不必「多事」,直接開健保用藥就好了。
幾年前我得帶狀疱疹的時候,在診所一確診,馬上就開口說:「我要自費用藥!」醫生笑笑說:「有上網做功課喔?」(其實不是)。但有些朋友就沒那麼「幸運」,「要是知道有自費用藥,我也想啊!」她說。
在健保制度的黑洞逐漸不可收拾,以及多人享用(浪費)健保「吃到飽」的心態下,醫病關係也愈來愈糟,彼此應相互信賴的關係,變成互相猜忌、提防的對象。在認定對方「別有居心」的前提下,雙方都只剩下安全底限的選擇而已。
但醫病關係的緊張並非這社會的「孤例」,還有老師和家長、資方和勞方、富人和窮人……都逐漸走到了「勢不兩立」的兩端。最近更「好」,到底是誰營造這樣的氣氛?讓上一代與下一代也開始隔空「對罵」,互相指責對方「弄壞了」美好生活的期待。甚至到了仇視的地步……
幾乎可以用「崩」來作為年度漢字的社會,生不出令人慰藉的空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