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也同時意味著駒場校區的建築老舊,急需更新。畢竟這是迎接大一新生的校區,從日本各地到東大來的新生,看到老舊的校區與設備,難保不大失所望,也不符現代校園所需。
保存或重建成為新舊教授(校友)的拉鋸意見,這不是只用投票就一翻兩瞪眼的事,也不僅僅是少數服從多數的事。需要觀照的除了歷史、記憶、現代、未來,更多的是那些人生中難以放棄的存在意義。雖是校園內部的事務,溝通說服安撫替代……因此還爆發2001年學生死守「東大駒場寮」反對拆除的抗爭事件。
總之,從2000年以來確定拆除重建,其中經過紛擾,直至2010年駒場校區才陸續改建完成。
新建築設計是出自京都新站的知名建築師、也是東大名譽教授原廣司之手。
原「駒場農學校」的歷史沿革與相片史料,用時間軸的方式嵌置於新大樓牆上。


大樓一樓是嶄新的學生餐廳,迎接新鮮人。


新的圖書館。

舊「第一高等學校學生寮」遺址的紀念牆。


而做為駒場校區象徵的銀杏並木道,則維持恆久的姿勢。存在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