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6

介紹辭

雖說是不景氣,日幣更是飆漲到令人不敢領教,飛東京大阪的好機位卻還是滿的,但恐怕也是因為日幣升值,驅使更多日本觀光客飛到消費便宜的東南亞遊玩,所以來自日本的客人也提升了訂位率。進行年度燙髮的時候,在店裡翻閱了十二月號的日本時尚生活雜誌,因應假期來臨,果然有一個別冊介紹了東南亞四地的旅遊情報,包括曼谷、新加坡、香港、台北。這四地的並列其實有點奇怪,有城市有地區有國家,看起來非常不協調,但日本介紹東南亞往往如此,就是南方小島,台灣也在其中,好像巧妙的迴避了敏感問題,但或許也可說是對歷史什麼的其實並不關心。

曼谷的介紹辭是這樣的:高級飯店林立,可以在喧囂中獲得平靜的一個人的悠游之旅。
 

新加坡的介紹辭是:小小的國土有如萬花鏡般混雜了四個民族,具體魅力的呈現首推在「食」上。
 

香港則是:超高大廈和舊日街道並列,在英國殖民遺風下,是充滿異國情調、具有魅惑力,散步遊覽有許多驚喜的地方。
 

來到台北,我懷著意料之中又有點想再度確認的想法看了介紹辭,果然劈頭就是:東北大地震給予200億日圓捐款的台灣,充滿著親切溫潤平和的療愈氣氛,來到台北,讓人心情平靜。

???
這是我們的台北呢!我們這個烏煙瘴氣、喧鬧嘈雜、市容混亂的台北。但我有了然於心的微笑。

這個介紹辭相對於其他三地,完全是一種「感覺」。在地震之前日本對於台灣的介紹辭通常是落在中華小吃美食、烏龍茶以及腳底按摩(!)上面,就像一般觀光旅遊的簡介。
 
在面臨世紀震災,至今仍在災後痛苦艱困中掙扎的日本人們,難以想像會從小小的一個台灣收到這麼大的「禮物」──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金錢的重量,其實不是,而是金錢背後那個難以回報的心意,那個心意以一種我們無法得知的能量在個人的心底擴散著。

對於台灣人而言,義助災區的義不容辭是當然的熱情,台灣的震災風災水災、大陸的川震,就算是「有勇無謀」一窩蜂,人飢己飢的精神像直線一般的存在。更不用說對待世紀的災難,以及一向懷有好感的日本。這種直線的給予、不保留的擁抱,是讓「無法坦率」的日本頓時震撼的,接著便沉沉進入心底。當容易激情、也容易被新激情取代的台灣人用一種「過去了不用再提」的爽快過日子時,日本社會裡回報的情意仍在想像之外出現。

「超酷東京」展的藝術家加錄了感謝台灣的片段、青森蘋果刻印了謝謝台灣的字樣(儘管是為了做生意)、東北大叔自製了感謝短片、自助旅行者單槍匹馬的來台進行「感恩之旅」,來宣傳NHK大戲的上野樹里開口還是先感謝台灣捐款。捐款事件甚至進入了日本小學校,成為老師口頭教材之一。

「就是311那時捐了很多(驚人)金額給我們的小小地區(國家)哪!」大概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成為日人心目中的台灣代名詞。

這在台日(政治)關係上不會有任何改變,對於商業利益的現實不會有改變,對於台灣仇日親日各自的狀態也不會有改變。但心意的流動是確實的,超越政治算計、無法言說的溫暖,災難有多冷冽多殘酷,曾經承受的心意就有多重多可貴。這是「無法直線」、「無法坦率」,看來雲淡風輕社會裡給予的反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